這完全說得過去,中醫不就是這樣,要根據不同人的體質,做出不同的調整,同一個藥方,不是適合每一個人。
所以可能在別人身上效果一般的藥,到了她這裡就有奇效,這很正常。
在診脈的時候,桑語特意用語言暗示,讓大夫在自己的藥方上加重了份量。
她不在乎藥是不是更難喝,後遺症更大,這些她都能忍,只希望早點調理好自己。
大夫沒說什麼,既然病人願意配合,並迫切希望好起來,那他就斟酌著下了更重的量。
拿著新藥方,桑語心滿意足,讓桑管家送大夫出去,並送上豐厚的診金。
哦,對了,葬禮結束後,老管家桑寧就答應了退休,把管家的位置給了桑語認可的桑正。
現在桑府的大小事務都是桑正在管,李石負責她產業的管理,李石家的回來後,成了內管家。
她身邊伺候的人,換了一批丫鬟。
以前桑府的下人雖然都還回來了,但借著這次機會,桑語打發走了不少人,和桑田以及那些打手有牽扯的,都給了賣身契,讓人離開了。
剩下的又放出了一批,都是不怎麼可靠的,或者有些小毛病的,像偷奸耍滑,喜愛嚼舌根等等等等。
整個桑府原本一百多個下人,現在只有不到一百,但經過桑語的重新規劃後,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
每個人分工明確,有自己的職權範圍,做好了就可以休息,做不好會受到懲罰。
桑語制定的懲罰條例是相對嚴苛的,錯一次罰本月三分之一的例錢,兩次是所有,第三次不用說了,直接發還賣身契,把人趕出去。
不要以為這是件好事,看那些被趕走的下人哭得撕心裂肺就知道,在桑府當下人,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安穩的生活。
外面的平頭百姓是有人權上的自由,但相比之下,生存何止艱難了一輩。
他們日常要考慮的,都是如何活下去,而不說活得體面和輕鬆。
可桑家的下人,實際上是比較輕鬆的,桑家的教養,讓他們對下人並不嚴苛,從來沒出現過非打即罵的情況,都是按照規矩來懲罰。
只要他們不犯錯,就不用擔心吃穿問題,還能每月攢下銀子,家裡的孩子未來也都會有給主子效忠的機會。
桑語是不理解這種把當奴僕看成是鐵飯碗的心態,但不妨礙她利用這一點,來給下人們制定規矩。
不過嚴苛的規矩下,她也不是全然嚴厲,還給了足夠豐厚的獎勵,兢兢業業做好一個月,期間不出現差錯,就可以在月錢上增加三分之一的獎勵。
如果他或她還有些個才能,做出了成就,那麼獎勵可以是兩倍甚至三倍四倍的效果。
就比如廚子,桑語因為喝藥,胃口不好,那天她突發奇想,想要吃辣的。
可原主在揚州長大,吃慣了偏甜的揚州菜,對於辣味完全受不住,而府上的廚子也是揚州本地人,沒做過辣炒。
不過主子想吃,身為廚房,他當然就要做到。
仔細琢磨了幾天,以及出門找人瞭解學習,廚師掌握了幾道微辣,符合桑語的口味,又不會和藥性相衝的菜。
這就算非常大的功勞,按照規矩,直接提高了月錢,還在當月給了三倍的報酬。
廚師喜得手舞足蹈,而其他下人看了,也羨慕不已。
在現在的桑家,雖然容錯率低,讓人不敢偷奸耍滑,但不得不說,所得的銀錢,是以前的好幾倍,如果幹得好,或許十倍都不止。
這讓他們更有幹活的勁頭了,也更加忠心。
不要以為桑家就只剩下小姐,就以為可以糊弄過去,小姐掌家,比以前的夫人還厲害。
日子漸漸進入正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