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的娘,我已經會背弟子規了,&rdo;誠哥兒一臉驕傲,揚著笑看母親,&ldo;我還教了弟弟,諺哥兒也會背一點了。&rdo;
李六孃的笑容一僵,這兩孩子可真像桑家人,讀書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事。
這讓她不由地恐慌,她真的能把兩個孩子帶走嗎?
桑語雖為縣主,但畢竟年紀還小,也不願意和李夫人說東說西,就裝作感興趣,看著李六娘和兩個孩子交流。
可李六娘這反應,讓她忍不住眼睛微微一眯。
不對勁,很不對勁!
一般母親聽到兒子這麼乖巧愛讀書,都會很開心的,可剛剛李六孃的神情,居然是恐慌,還夾雜著一絲愧疚,是愧疚吧?
她微微側頭,用眼角餘光觀察起李家主和李夫人,同時留意桑度和他們的對話。
&ldo;兩個孩子已經送來了,以後就仰仗李家主和李夫人照顧了,桑家不勝感激,這是族人湊出來的兩千兩銀子,就當兩個孩子日後的嚼用。&rdo;桑度道。
李家主有點意外,對桑家來說,兩千兩也不是小數目吧,居然還真的為了兩個沒父親的孩子拿出來了?
不過他沒表面出現,連連推辭,&ldo;這兩孩子也是我的外孫,哪裡能收桑家的銀子,這不是見外嘛,桑兄弟拿回去,萬萬不可。&rdo;
&ldo;還請李家主收下,養孩子不容易,再說了,我這裡還有一個不情之請。&rdo;桑度沒有動那些銀票,直接說明瞭此行最重要的訴求。
&ldo;桑兄弟直接說,但凡我能辦到的,一定全力以赴。&rdo;李家主樂呵呵地道,以為桑家要接著兩個孩子,求他辦事。
算了,看在六娘即將嫁入王府的份上,他們所求他就一併辦了,也免得他們之後知道,鬧著要回孩子,損了王爺的臉面。
&ldo;是關於兩個孩子進學的事,誠哥兒已經五歲,原本已在族學裡啟蒙,現在沒這個條件,還得請李家主上心,給他們兄弟找個夫子,明年諺哥兒四歲,也該認字了。&rdo;桑度道。
李家主撫著鬍子的手微微一頓,臉色有點不自然,但還是介面道,&ldo;這個桑兄弟放心,找夫子是小事,我一定叫兩個孩子好好讀書的。&rdo;
話說西平郡王府也有給府裡的孩子請先生,雖然這麼多來,也沒有一個考中秀才的,但王府請的先生,肯定比桑家人好。
&ldo;給李家主添麻煩了,孩子的教育是大事,廬兄弟去了,這兩個孩子的未來,我們這些當叔伯的,少不得上心一二。如果兩孩子以後能考中舉人進士,廬兄弟泉下有知,也一定會瞑目的。&rdo;桑度笑著寒暄。
&ldo;是是是,這是好事。&rdo;李家主不知道說什麼,有點心虛,視線都偏移了幾分。
聽到他答應的這麼痛快,桑度心情也不錯,覺得這李家雖然是皇商,但也是和善人家,兩孩子在李家長大,應該也不差。
於是他笑著道,&ldo;我這位侄女,是二房疾兄弟的遺孤,疾兄弟曾在揚州任同知,因為一些原因,和獨子遇害沒了,皇恩浩蕩,體恤獨女不易,特恩賜了縣主爵位。如果沒有意外,縣主會常住京城,這孩子從小就好讀書,年紀雖小,學識卻不差。只遺憾是個女兒身,不能考科舉。我此趟帶著她來,是打算認認門,等以後縣主會代替我們這些叔伯,時常來李府拜訪。京城桑家也就這三個孩子,本該相互照應才對。&rdo;
桑度並沒有把希望桑語考教弟弟學問的話說出口,但桑家人重視學問,桑語來了,詢問兩孩子的學問,也是正常的。
李家沒必要阻攔,再說了,桑語可是縣主,李家巴結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