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毛雲成為世界聞名的糖果大王,她在世界各地演講,都會提起第一任廠長。
他們何其有幸,能獲得那對夫妻的幫助,以至於一個小小的橡樹村,成為了世界糖果生產基地,w縣更是最先富起來的村,沒有之一!
第七十八章 年代文28
忙完了這一茬, 桑語徹底閒下來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李文謙和梁生帶來好訊息, 同時等著甘蔗收穫。
村裡已經熱火朝天忙起來了, 翻地,播種, 除草, 種菜,一刻都不得閒。
就是孩子們,也紛紛去了村小學上課。
不知道是周支書動員的好,還是那則流言讓大家看到了階級改變的希望,村裡所有人都動了心,把孩子全部送去了學校。
即便是十一二歲, 已經可以當成半個勞動力了, 他們還是主動地讓孩子去上學了。
流言是這樣的, 製糖廠發展的非常好,等過兩三月, 就會再招一批人, 要的也都是讀書認字的。
這次主要是做手工糖, 會認字就行,到也不嚴苛。
這樣一來,知青全部都可以上, 村裡人認字的就少了很多,畢竟以前雖然有過掃盲班, 但真正用了心學的, 真沒幾個。
村民們生怕自己的機會被搶了, 就紛紛找到周支書和桑語這邊打聽情況。
桑語就說, &ldo;要麼大家從現在開始就多認識寫字吧,你見過不認識字的農民,你見過不認字的工人嗎?&rdo;
這話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只有認字的人才能當工人。
然後周支書還加了一把火,說製糖廠要擴大,就必須找學問好的,不然就是拖大家的後腿,你們自己不認字進不去,就不要耽誤孩子了,讓他們學點東西,以後好成為工人。
眾人一聽,是這個理,然後你傳我,我傳他,就變成了以後他們都有機會當工人,但必須認字。
這樣一來,大家都願意讓孩子去上學了,畢竟從農民變成工人,不算階級跨越,但也是從面朝土地背朝天,變得更加出息不是。
不僅是孩子們,他們自己也想學,機會不能都被知青們搶去了。
發展到後面,不知道怎麼說的,總之就是在孩子們放學後,還另外開了一堂課,給村民們繼續掃盲。
這是好事,周支書大力支援,並和桑語商量,等他們結業時,從裡面選出幾個人成為製糖廠的工人。
桑語答應了,並表示當時候會出題,成績最好的人加入,至於選多少人,這個到時候再說。
於是乎,眾人的情緒更加高漲,掃盲班一連開了三個還打不住,大人學習的興頭比孩子們都強。
這是有帶動作用的,見大人如此,孩子們也不敢不認真了。
於是整個橡樹村,陷入了異常火熱的情況,白天上工,晚上學習,全所未有的認真。
在這樣的計劃下,桑語無所事事的倒像個異類。
好吧,那她就計劃一下,如果李文謙和梁生那邊順便的話,廠裡要招多少人,該怎麼給他們培訓。
另外,機器還得進一批,這次就不需要從京城那邊弄了,司徒澤的設計已經有了進展,不久前去了省裡找人做出來看看效果。
桑語給他打了電報,說明瞭情況。
司徒澤回了好字,等到甘蔗收穫的時候,那些機器也就到了。
好在當初建廠房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種情況,直接建了好幾倍大,暫時不需要擔心廠房的問題。
等到桑語的肚子漸漸大起來,甘蔗也陸陸續續運過來了,存放進倉庫。
李文謙和梁生也帶著人前後腳回來了,&ldo;大喜啊,廠長!&rdo;
兩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