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語麻利地拿出七十三塊錢,雖然她有布票,但票比較少,留著或許以後有用。
老爺子沒說啥,數了數就放進了口袋了。
桑語背著那個麻袋出門,離開了雙井衚衕,找了一個無人的角落,就放進了空間。
之後她又去了供銷社,這裡的會比京郊的更全,而且估計最近下鄉的知青多,有一個專門的地方售賣知青需要的各種東西,臉盆,熱水壺,飯盒,搪瓷缸子等等。
桑語沒按照司徒澤寫的去購買,反正她現在不缺錢也不缺票,讓售貨員幫忙配齊了一整套,雜七雜八什麼都有,從毛巾到肥皂到針線盒,一個不落。
這位售貨員大姐是個熱心腸,幫她用網兜子仔仔細細打包好了,這才遞給她。
又幾十塊錢沒了,不過桑語並沒有停手,另外購置了不少雪花膏和蛤蜊油,這個絕對少不了,不然一個冬天下來,面板都要凍壞了。
購買完所有需要的東西,桑語徹底放鬆了,本來打算再逛逛的,可拐過一個街角,遇到了一幫子□□,他們正進進出出,吆喝著檢查什麼。
桑語皺了皺眉頭,打算先回去,城裡也不安全。
回去的班車也是兩趟,一趟在中午12點半,一趟在下午5點,她現在過去正好趕得上。
很多人來市內辦事,往往要待到下午,所有中午這趟車幾乎沒什麼人,桑語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一路上顛簸著回去了。
下午沒什麼事,她就待在房間裡看書,順便把廚房裡的好東西都翻出來做了吃。
桑語自己的手藝一般,以往只是看別人怎麼做,知道步驟,可要親自動手,就差那麼點意思,一會兒鹽當多了,就加點水,水放多了又加點菜。
來來回回折騰,廚房原本存的一塊臘肉全被她禍禍光了,好在最後的味道也不難吃,只能說差強人意。
之後她又悶了兩碗飯,一碗現吃,一碗晚上和剩下的臘肉炒了,對付一頓算了。
實在是她手不聽使喚,一碗簡單的青椒炒臘肉,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勉強出鍋。
然後折騰悶飯,又花去半小時,等真正吃上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就……離譜。
桑語有點遺憾,原主會做飯的,要是繼承了她全部記憶,說不定自己就會了,可惜,她依然是廢的。
吃完了三點的午飯,看了一會兒書,五點的時候,桑語又吃了晚飯,然後燒了一大鍋熱水,給自己洗洗刷刷。
等她弄完一切,就回到房間,晾頭髮去。
原主從小營養跟不上,頭髮有點枯黃,和李素蘭那一頭又黑又亮的秀髮比起來差遠了,但原主的發質好,稍微養養,就能長出很好看的頭髮了。
桑語翻出李素蘭藏在抽屜裡的鏡子,觀察了一會兒,刷刷幾剪刀下去,就給自己換了一個短髮的造型。
這個年代的女生為了顯示幹練,婦女能頂半邊天嘛,很多都喜歡留短髮,不過她們剪得整整齊齊的,前面是齊劉海,後面到脖子。
不是說不好看,得看什麼人,原主就不適合這種,她的臉型小,頭髮太厚顯得累贅,再加上黃黃的,是真不好看。
桑語把頭髮打薄,設計出凌亂感,從而錯落有致,既不顯得沉悶,又會覺得很自然,好像天生長這樣。
弄完之後,她前後照了照,非常滿意,沒想到自己還有這手藝,看來她也不是真的手殘嘛,除了做飯,她什麼不行?
自得地欣賞了會兒,桑語起身收拾殘局,然後自在地繼續看昨天沒看完的書。
將近七點的時候,桑紅武和桑義終於回來了,父子兩是一起回來的。
他們進門就大聲喚人,&ldo;桑語,出來!&rdo;
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