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上了大學,她就發現了自己和同學的差距,不是生活水平上的,而是她農村出來的,讀書也都在縣城,而同寢室的姑娘們都在城市長大。
她們見的更多,從小也培養了見識和審美,明明都是普通店淘來的衣服,人家就是能選中適合自己的,也沒怎麼特意搭配,可就是好看。
而她從一開始只會選條紋的,到簡單至極的白色,不出錯,也不亮眼。
桑語沒覺得自卑,室友們也不會嘲笑她,甚至還會幫著她搭配,告訴她什麼色配什麼色好看,適合她的面板。
這些都是小事,不妨礙她的生活,可桑語也清醒意識到,自己在審美上與人的差距。
大學有一個有趣的社團,給塗鴉添上色彩,她們整個寢室都參加了,往往她畫的是最醜的。
桑語以前還幻想過,當設計師或者畫家,可看到自己的能力,就果斷放棄了。
普通以下的審美,有些職業不適合她。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她有更在乎的事,沒有在這上面下功夫,不然按照現代資訊發展的速度,她還是可以搶救的。
而且穿越後,桑語覺得她的審美上了好幾個檔次,簡單裝扮一下,就讓整個屋子雅緻舒心起來。
她不知道這本事是怎麼鍛鍊起來的,難道死一次後,靈魂就得到了升華?連審美都提高了?
好吧,她頭疼,不想了。
現在這個年代,所有人都穿的灰撲撲的,除非天賦異稟,不然二花的審美不可能多好。
而她未來是要當裁縫的,或許這會成為她一輩子謀生的職業。
作為第一個徒弟,桑語盡心地給她規劃好了路,從裁縫到設計到繡花都要學,至於未來從事哪一種,那就看長大後的二花自己了。
所以她得幫二花把審美培養出來,審美高,手上又有功夫,無論未來如何變化,都不愁沒有二花一碗飯吃。
在桑語教學的時候,村裡人也知道了桑語這裡可以做衣服,價格比去供銷社買布回家自己做要便宜的多。
一時間大家都心動了,今年又是大豐收的一年,雖然秋季的糧食要交六成,但剩下的也夠他們吃了。
而甘蔗熬成糖後,他們能得到的錢比去年更多,像是最困難的李嫂子家都能做得起衣服了,其他家只會更寬裕。
更何況桑語這裡是真的便宜,大家都紛紛找上門。
桑語沒想到他們能這麼熱情,聽她報完價格,當即給家裡每人定了一套,孩子多的就給老人孩子定,自己不要。家裡孩子少的,也給夫妻倆定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知青院的知青們收到訊息,也想要做。
可惜,他們來的晚了銥譁點,桑語這邊的布已經沒了,不是都做了,而是都定出去了。
可村裡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沒定到,當然不甘心了,於是一個個跑來詢問桑語,還有沒有布,能不能給他們勻一點。
桑語無奈,只好道,&ldo;我給京城的朋友去信,問問她還有沒有瑕疵布,有的話讓她都給寄過來。&rdo;
&ldo;那可太好了,謝謝你啊,桑知青。&rdo;
&ldo;現在不是知青了,改叫桑廠長了,謝謝你,廠長。&rdo;
&ldo;不客氣,&rdo;桑語無語,好聲好氣地把他們送走,然後給京城紡織廠的李小紅寫信,問問她那裡還有沒有瑕疵布,如果沒有的話,能不能幫忙問問其他人。
價格可以比之前高一點,有的話就寄過來,郵費她出。
沒想到頭一回給京城寫信,寄的是一個陌生人。
不過說到寫信,桑語想到了周紅霞,不知道她收到自己的信後有什麼反應,有沒有按照她說的去做,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