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林浩優雅自然地坐在主持人對面,雙手合十,放於膝蓋。堅毅從容的下巴隨著嘴唇一張一翕的開合而上下移動,配合那張明亮而有神的雙眼和輪廓分明的臉,整個人顯得那麼自信、俊朗、富有魅力。
不知何時,我和項元華身後又多了幾位同事,他們也湊著大大小小的腦袋和目不轉睛的眼注視我手裡的小小螢幕。
“李總,林總真帥!”有人讚歎道。
“建築大師啊,這下中恆·天薈專案更加出名了,非凡大師出品,作品必為孤品。”又有人說。
我沒有回頭,也無暇顧及他們的誇讚,注意力全被主持人的提問和林浩的回答所吸引。
“建築師的成長需要一個長期實踐和沉澱的過程,往往50歲之後,才是這個職業的黃金年齡。林總,39歲的你就獲得如此重要的獎項,你覺得你的人生成功了嗎?”主持人問。
林浩沉思幾秒,抬起那雙清澈明鏡的眼凝望主持人,娓娓道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成功,我認為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也不一樣。很多建築大師,他們從小就受家庭或者環境的影響和薰陶,起點遙遙領先,而我的童年,流連忘返於池邊的青蛙和樹上的鳥窩。相比於那些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大師們,我的這點成就實在無法與成功劃等號。但我對成功的理解是成功不在於我比別人走了多遠,而在於我從起點走了多遠。因為總有人走得比我更遠,如果總是關注別人,我會感到自卑和失望。所以我的成功不是來自於我現在的位置,而是來自於我開始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從當初那個不知建築設計為何物的少年到現在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交代,我認可自己的成功。”
主持人露出讚美認可的笑容,又問道:“當初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建築系這個專業?愛好還是某種機緣巧合?”
“都有,但機緣巧合的成分多一點!”主持人話音剛落,林浩堅定地說。
“能說說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嗎?”主持人進一步問。
“因為建築系大學五年,研究生三年,我能用這八年時間,等一個與我一起畢業的校友。”我看到林浩臉上逐漸展開笑靨,螢幕外的我與他同頻共振,回憶襲上心頭。
突然,身後的大螢幕出現一張巨幅照片,上面有很多人,但位於圖片中央的兩個擁抱在一起的人在人群中那麼搶眼奪目,因為眾目睽睽下男生正親吻女生的額頭。
是的!男的是他,女的是我。我不知道怎麼會有那麼一張照片,但我立刻認出來,那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我們和一幫朋友聚在一起看那場盛會,好事者在我們激動相擁時按下快門定格下來的瞬間。
螢幕內和螢幕外同時發出“哇哦”的尖叫聲。
“老大,照片中的人是你。原來你跟林總早就認識!”項元華說道。
主持人也挑動眉毛,瞪大眼睛,期待地望著林浩,問道:“跟你一起畢業的校友是你親吻的那個女孩嗎?”
很顯然,林浩被這突如其來的照片弄得有點慌亂和不好意思,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恢復剛才的從容與優雅,指著照片中的我們問道:“從哪兒弄的,我都沒有這張照片。”
“時間很倉促,我們在東州大學找到唯一一張你們的合影。照片中的女孩是……?”
“我太太,也是我當初學建築的機緣巧合。”林浩說。
我用餘光看見圍在我周圍的臉齊刷刷看向我。大家想問,又不想錯過難得的精彩部分,於是緊閉其口,聚精會神往下看。
“看來你們上大學之前就認識。”
“第一次見到她時,她五歲,我九歲。一個又瘦又小的小妹妹,整天跟在我身後。”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她?”
“緣分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