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五章 懸金募死士

這段時間,陳奇瑜的境遇內外交困,每日心如死灰。

這並不是因為他做的不好,恰恰相反,他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調動了府城內一切所能調動的力量。

甚至就連城內的秦藩親王、郡王和世子們,都在他的勸說下做出了最大的妥協,派遣兩個兒子在城內四門設定粥棚八座,每日熬粥。

沒有秦藩的鼎力支援,憑藉西安府城的殘存兵糧,早就不攻自破了。

當然,秦藩施粥,一開始也不是陳奇瑜的目的,在這一點上他很埋怨老秦王迂腐怕事。

但秦王跟他開誠佈公的談過,提及自身所處地位帶來的難處,如果一定要讓他捐獻家財助軍,那他只能在王城裡吊死。

明朝藩王到崇禎時期,只有三個藩國地位超然,是萬曆皇帝封出的潞、瑞、福三藩。

因為一來,萬曆冊封這三藩親王時給予了極其雄厚的財富、權益,而且因為新藩,藩內瓜分財富的宗人也不多,親王有絕對財富和權力。

二來,則是因為他們跟崇禎皇帝是沒出五服的血親。

而其他藩國,對皇帝來說,更像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沒什麼感情可言。

同時藩王和官僚的關係,既不是上下級,也不是同僚,實際上更像對手。

每一個主政地方的官員,都將攝取大量財富的無用藩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在自己任上讓藩國問題消失。

老秦王朱誼漶今年已經七十歲了。

在他漫長的人生當中,早就意識到別人對自己‘是大明帝國的問題’這種‘偏見’。

這對他來說就是偏見。

當年他哥哥做秦王,受嘉靖四十年的宗室管理條例所限,朱誼漶僅被封為奉國中尉,是他哥哥天天跟禮部吵架,萬曆才給他封了個紫陽郡王。

他哥哥繼位六年,二十歲就薨了,朱誼漶以紫陽郡王的身份倫序第一,而且符合《宗藩條例》只有親弟才能襲封的條件,成為新一代秦王。

所以他這輩子只重視一件事,就是王位既然落到我們這支,我就不能再讓它落到別人手裡。

朱誼漶一輩子都在跟禮部吵架,最關心兄弟、子嗣封爵的問題。

五十年來,他為庶兄請封了崇信王,還解決庶子朱存樞的世子身份,上了雙重保險。

其實他本來想上六重保險的,他還有另外四個兒子,天啟皇帝那會都答應了,要給這四個兒子俱封一世郡王。

意思就是封王爵,但不世襲。

但拗不過禮部拖著不辦,還沒完沒了罵人,使天啟皇帝最終不得不讓步,下旨讓秦藩的幾個兒子領受奉國中尉的爵位。

是個官兒都知道宗室是問題,所以他們是天底下最希望宗藩絕嗣的人,絕嗣還不夠,最好再除國,問題就解決了。

但問題從來不希望自己被解決。

我他媽憑啥消失?寡人偏不!

秦藩至今已傳十三世,其中五度絕嗣,不是小宗入繼大宗,就是兄終弟及,藩國因絕嗣問題一直掙扎在生死線上,岌岌可危。

所以膽小怕事兒,早就刻進秦藩宗室的骨子裡了。

陳奇瑜早在圍城開始,就找上西安府城裡的秦王,勸其捐資助餉。

但藩王助餉在大明不是稀罕事,它沒那麼簡單,不是想捐就捐。

大明的宗室並非不給朝廷助餉,自萬曆末年薩爾滸兵敗,便變得極為頻繁。

當然每次助餉的數額確實沒有太大,通常都是一個藩府捐個一千到三千兩白銀。

這非但不少,而且是格外巨大的一筆財富。

因為藩王宗室限於制度,是很特殊的一批人。

他們在認知裡,跟大千世界就壓根兒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