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汗鼎立

崇禎七年的夏季,處處兵戈的大明,其實是天底下最太平的地方。

這年三月,沉陽降雨甚多,到了五月,遼河東南的鐵嶺、沉陽、遼陽等地大雨滂沱,奔騰暴注,連下七個晝夜,渾河、太子河、碧流河通通暴漲,幾百裡地成了汪洋一片。

水勢橫流、田地被淹、房屋倒塌、莊稼絕產、人口溺斃,鴨綠江的河水同樣暴漲,沖毀了金國於丁卯之役後設立在義州中江的糧食市場。

黃臺吉收攏了東北的女真、蒙古、漢人,合族齊稱滿洲,剛剛奠定洪業之基,金國全境就遭受雨水帶來的巨大災害,就連沉陽城牆都被沖塌一角。

在這個混亂年代,天下就沒有一個地方不為糧食發愁,所有人的決策,都圍繞糧食這一中心;所有人的行為,都被飢餓所驅使。

其實這些年不論是建州,還是後來的金國,從努爾哈赤到黃臺吉,愛新覺羅家族的處境始終及及可危。

某種程度上,雄踞東北的黃臺吉,可以跟霸佔西北的劉承宗並稱爛地之王……甚至劉承宗的地理環境還稍好點。

這個年代的東北,跟後世坐擁三大平原的東北在地理環境上可謂天差地別,最基本的,東北沒有水利設施,既不能防汛、也不能防旱。

東北三大平原,在這個年代還是天下三大沼澤地,人口最密集的遼河兩岸,在這個年代有個名字,叫遼澤。

正是因為遼澤的存在,金國對大明用兵,向來集中在冬、春兩季,因為這個時間遼澤水量減少,面積收縮、水體封凍,明、金、蒙古三方在冰面上出行不受影響。

在努爾哈赤時代,新興的建州集團幾乎每年都掙扎在生死線的邊緣;而到了黃臺吉時代,征服朝鮮,透過兄弟之盟打出一條生路,才使得金國有了穩定的糧食供應。

但今年的澇災,再一次把黃臺吉逼到了絕路上。

一是因為鴨綠江,二是因為遼河。

朝鮮人本來就不樂意給金國納糧、賣糧,今年鴨綠江暴漲把義州淹了,正好省了麻煩;而遼河暴漲,則意味著就算大明把山海關開啟,金國的八旗兵也過不去。

老天爺留給黃臺吉的選擇並不多,只剩下一條路,事情也沒什麼好議的,各旗之下,諸寨頭目收攏遭災的旗丁,自備兵器向旗主帳下集結,隨即旗主開庫,將私有兵器鎧甲借給諸多頭目,以滿足天聰汗對各部披甲人數目的要求。

旋即大軍雲集沉陽,沿遼河東岸一路浩浩蕩蕩向北開去。

他們要沿遼河東岸向北,一路走到科爾沁,在科爾沁草原補給物資,再沿著遼河轉向的北岸,直撲漠南。

這是黃臺吉第二次西征漠南,此次的目標,是徹底征服漠南蒙古,穩固金國在漠南的支配地位,如果有機會的話,再嘗試突破宣大防線,就食與敵。

至於能不能突破宣大防線,黃臺吉和各貝勒、旗主都不在乎,破了就破了,沒破就沒破,只要西征路上沒餓死,打完這仗活著回去,就算一場大賺。

想到這,沿遼河行走的黃臺吉心頭陰霾被衝散不少,揚鞭指著隨從道:“你回去,告訴義州,今年漲水,但糧不可少,還有凍柿子三萬個,生梨兩萬只,對……還有蜜桔,蜜桔三萬只。”

黃臺吉最喜歡吃的就是凍柿子,其次是生梨,也就是凍梨的前身。

至於蜜桔,他不喜歡吃那個,但他家那個傻小子多爾袞愛吃。

多爾袞是黃臺吉的弟弟,但歲數比黃臺吉的兒子豪格還小三歲,在黃臺吉眼中,那完全就是個孩子。

拖到冬天,有了朝鮮運來的糧,金國又能熬過一年。

活在這世上,誰還不是熬過一年算一年呢,反正黃臺吉覺得,他應該比紫禁城裡那個大侄兒能熬。

畢竟關外發大水,關內想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