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強走了,走得心滿意足。
劉承宗的兵鋒一路向東,直抵高臺綠洲,一場針對車營無趣的包圍戰開始了。
甘肅副總兵李鴻嗣的戰術並不複雜,他是老將,除了沒在甘肅打過仗之外,軍事經驗無可挑剔,看見唐明世求援就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該准許唐明世出戰。
但錯已鑄成,李鴻嗣能做的只有彌補,在其難以速勝唐通、且尚有高應登在側的情況下,他得想辦法把唐明世拔出來。
可如此一來又顯得太過吃虧,正逢甘肅總兵楊嘉謨率軍自甘州趕來,李鴻嗣便決定來場大的,不論高應登身後還有沒有援軍,都按有援軍來準備,用一個車營攔住他們,高臺傾兵南下,迅速吞掉高應登。
他派出來的車營將領是甘州路參將林成棟,這是個老家在西安府的武舉人,同樣是經驗豐富,曾率領車營參與抵禦察哈爾的戰役。
在李鴻嗣的設計中,林成棟的使命是計劃能否達成的重中之重,林成棟自己也非常清楚,他這個車營是拉出來扛戰線的。
車營的主要軍事思想是先守再戰,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伺機而動。
哪怕甘肅的車營在物資上比不得遼東,那邊一個滿編車營有將近七千人,林成棟的車營只有四千人,不過糧草比例一樣,都是照著脫離補給四十天準備的。
車營也不過是一種裝備,軍隊的底子還是步騎兵,機動能力較差,在成本上很貴,這是因為大量車輛帶來非凡的運輸能力,讓他們在同等兵力條件下,攜帶大量火炮、火箭和糧草數量。
林成棟對這次的行動談不上信心十足,但也並不害怕。
經過初戰失利,他們對元帥軍的認識更新了,重炮較少依然是弱點,但是修造營壘與輕型火器上很強。
林成棟的作戰目的,是拖住元帥軍,為主力殲滅高應登部創造時機。
因此兩支軍隊見面的情形沒什麼好說的,雙方的應對都是很常規的公式化操作。
林成棟的車營在行軍中得到塘騎彙報,元帥軍兩個馬營自西向東席捲而來,立即止步,以營中馬隊前出拖延時間,車營就地展開,挖掘壕溝擺設炮兵陣地。
劉承宗麾下四個營前驅,最先跟車營接戰的是張天琳部馬隊,雙方交鋒片刻。
張天琳跑得最快,因為他的使命是援助高應登,臨近車營二里,駐馬看了看,意識到這個車營不是自己的目標,立即帶兵脫離,換後方的馮瓤、魏遷兒兩營來接戰。
林成棟的車營紮下陣腳,立即以火炮對進入車營一里地的元帥軍進行射擊,掩護馬隊還營;魏遷兒與馮瓤決定用火炮還擊,試圖逼近衝陣,失敗後轉變戰術,就地挖壕築牆圍困。
林成棟也樂見如此,敵軍修牆,短時間內車營就安全了,還能達成拖住敵軍主力的戰略目標,等著後面的大軍集結就行。
李鴻嗣的設想很好,他的軍隊把西邊、南邊的戰場遮蔽,修造大量工事的高臺就能安全等到楊嘉謨進駐。
只不過他忽略了一個小問題,劉承宗的誘敵軍隊並非僅高應登一支,而是高應登和莫與京兩支。
此時的戰場上,莫與京正率領軍隊向南運動。
莫與京本來是蘆塘營參將,因為陝西的平叛戰爭升任甘肅的西寧副總兵,士兵厭戰嚴重,調進河湟正趕上河湟鬧農民起義,隨後元帥府發兵,他手下沒兵沒將,就一幫子被大明削弱的土司,沒撐到河湟大戰開打就投降了。
投降以後,莫與京在元帥府是出工不出力,一不去給書院的軍官講學、二不攙和虎賁營的軍事事宜,但除此之外他也沒別的辦法了,因為莫與京的情況跟王承恩比較相似,他們都是西寧人。
河湟大戰塵埃落定,整個河湟成了元帥府的地盤,都是世代勳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