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西南的祁連山腳下,數以千計的戰馬揚蹄狂奔,十餘名未著甲胃僅穿元帥府羊絨罩甲的馬兵手持長杆游來蕩去,將浩浩蕩蕩的蒙古馬群趕向中軍駐營地。
這是劉承宗的虎賁營休整的第二天,在塘騎防線與馮瓤、張天琳兩營的保護下,虎賁營的將士們在安全的氣氛中顯得閒適。
臨近四月,天氣已漸漸回暖,營地外時不時奔過騎兵追逐嬉戲,通常是一名騎手在前用繩索拖著草垛捲起雜草與塵土,也有可能是不停向天上拋著布球,其後的十餘騎馬隊爭先恐後,以騎射技藝把一支支長箭射向目標。
儘管長達兩千餘里的行軍,讓士兵穿著狼狽而骯髒的衣裳,蓬頭垢面個個都像叫花子,但但是在難得的休閒時間裡,人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在賓士中炫技,也許是左右開弓,或許是鐙裡藏身。
其實在昨天還有人用包裹布墩子的箭頭相互模擬對抗騎射,不過在出現傷者後被劉獅子叫停。
對抗性的騎射訓練,雙方距離都在十步甚至五步之內,即使箭桿裹了布墩子,不穿鎧甲打在身上該骨折也是骨折。
畢竟他們出來行軍打仗,虎賁營的兵源都是立下戰功的基層軍官,全營就找不到一張弓力比九十斤還輕的戰弓,這個弓力和距離,就算拿個彈弓,打腦袋也能把人打死。
軍中用的彈弓不是丫形,而是弓形專門射石彈或鐵彈的弓,一來用於狩獵不損壞毛皮;二來可以在鐵丸內塞入密信射出去傳遞訊息。
大敵當前,劉承宗的軍隊駐紮在祁連山腳下並不全是為了休息,而是因為在沙漠化的河西走廊最西端,肅州草場比劉獅子想象中少得多。
這裡能被利用的土地都在灌既與拋荒之間迴圈,可供餵馬的草場不多,帶來難以放牧的問題。
輜重壓力在關外時還不明顯,進了嘉峪關內,馬糧缺口劇增,就成了需要劉承宗操心的頭等要事。
馬用的豆餅、麥麩在河湟不稀罕,他們就連苜蓿做的乾草塊都帶了不少,但這些東西如果吃完,他們兩萬多匹戰馬就得趴窩,何況後勤運送上壓力也很大。
畢竟早前給主力軍擔當輜重兵的衛拉特軍隊已經往哈密去了,他們還無法就地徵集民夫,肅州就這點兒人,都不夠給運輜重的。
戰馬出重役需要精料,但需要的不僅僅是精料,光**料誰也養不起戰馬……這個問題就好像人需要吃肉,但也不能光吃肉,得葷素搭配,還得吃糧食。
一方面是營養全面,另一方面成本也在那擺著。
所以劉承宗的應對策略,是額外徵集本地馬匹,儘量以蒙古馬、藏馬參戰。
元帥軍的正經戰馬其實一直都不夠用。
就以這支有兩萬餘匹戰馬、三萬多頭馱騾的遠征軍為例,單是兩萬多乘用戰馬的品種就雜到五花八門。
比較純的有青海河曲馬、漠北蒙古馬、陝西關中馬、天山尹犁馬、康寧府藏馬;品種不純則是各種來路不明的混種馬。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士兵的坐騎根本就不是馬,比如獅子營時期的遺留兵種,騾子步兵;以及來自巴圖爾琿臺吉的雙峰駱駝。
儘管龍駒島上的戰馬育種早就開始了,但建立馬苑是一項需要長久投入且成本極高的工作。
從建設馬場開始,母馬懷胎十一個月、小馬駒三年長成,一切按部就班順順利利,到第一批馬駒編軍,至少四年。
元帥府的龍駒寺在崇禎五年才建立,如今龍駒島上淨是小駒子,遠沒到能投入編軍的時候。
在軍事需求上,根據龍駒寺和馬營的報告,元帥軍綜合能力最好的戰馬是河曲馬,因為它體型大、載重強、耐力好。
龍駒寺閹割戰馬的選育方向,也是向著這些方向,對速度並不關注……戰場上除了逃跑,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