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叫李鴻嗣。
他官拜甘肅副總兵,職責是分守肅州防區,但他手下沒有肅州兵,因為這人是個勞碌命。
李鴻嗣早年軍事生涯還挺正常,十七歲募兵入營、搏戰攻堅擢為隊長、戰場功勳授試百戶,歷次升遷副千戶等一系列官職,然後在延綏鎮得了堡壘守備的差遣。
天啟年他已經是延綏鎮的遊擊將軍了,延綏鎮有四名遊擊將軍,依例要輪流帶兵拱衛京畿,分做春秋兩班倒,因此這一官職也被稱作延綏入衛遊擊。
李鴻嗣領延綏兵入衛,趕上了一件大事,叫寧遠之戰,當年冬天人還沒調回延綏鎮就升了本鎮的寧塞營參將。
寧塞營英雄輩出,李鴻嗣的前任參將名叫賀虎臣,營內後來在崇禎二年、三年比較出名的軍官有虜化叛軍神一元、神一魁、紅軍友、茹成明、杜三、楊老柴等人,還有現在的元帥府右旅左營參將高應登。
不過李鴻嗣並沒有在寧塞營履職,在天啟七年回到陝西時,他的官職依然是參將,但駐地被朝廷更改,派到另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固原營。
他在任的時候固原營順風順水,他前腳升到甘肅做副總兵,後腳那些老部下就譁變了,湧現出一大批元帥府傑出人才,如旅帥楊耀、王文秀,參將胡三槐、吳養臣,千總韓世盤、韓世友等人。
在崇禎年間席捲半個天下的陝西起義裡,骨幹力量分為兩批,一批是叛軍、一批是民軍。
叛軍裡又分為三股,都從延綏鎮起家,一支是以固原寧夏邊軍為骨幹力量的劉承宗,一股是延綏鎮西路與寧夏東路為主的神一元,另一股是延綏鎮東路與山西河曲為主的王嘉胤。
可以說在李鴻嗣任職分守肅州副總兵之前的軍事生涯裡,叛軍裡後來嶄露頭角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在他麾下任職的經歷。
而在他升任肅州副總兵之後,李鴻嗣又奉皇命在陝西打遍了起義軍裡的另一撥人。
實際上自從崇禎二年任職肅州副總兵以來,五年間李鴻嗣駐紮在甘肅的時間只有五個月,而且這五個月還沒去肅州,是被洪承疇調到古浪峽督軍,剩下四年半他都在陝西轉戰平叛。
按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李鴻嗣早該得個總兵官的頭銜,但他倒黴就倒黴在只得了領兵平叛的天時,卻沒有地利與人和。
他奉命協討叛軍時還是剛從固原升職,人還沒到肅州,又是固原兵變的老長官,所以朝廷派他領兵戡亂;但當時誰都沒想到固原兵變只是個開始,這場叛亂沒完了。
相較於其他陝西本地的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官職決定了他只是個來幫忙的客軍,儘管李鴻嗣像只大耗子攆著農民軍滿地跑,但沒人承他的情,甚至還覺得他是在搶功勞。
偏偏李鴻嗣認為自己是陝西本地將官,從來沒有作為客軍的覺悟——他雖然是肅州副總兵,可手底別說肅州兵了,連肅州的馬都沒有,清一色全是陝西血統。
至於沒有人和,則是因為這些督撫大員都有自己的部將,唯一一個當時沒有自己部將的大員是洪承疇,李鴻嗣又曾在軍事會議上反駁過殺降決議,以至於上頭沒人,不好說話。
但李鴻嗣標下的奇兵營很能打。
在明代的鎮營兵系統裡,將分四位、兵分四種,分別是總兵官的五千正兵營、副總兵的三千奇兵營、參將的三千援兵營和遊擊的三千遊兵營。
在此基礎之上,每鎮一名總兵官,每路一名副總兵、一名參將。同時一鎮一般有四到五名遊擊將軍,分別為左營遊擊、右營遊擊、入衛遊擊、標下游擊。
左右遊擊是率領遊兵往來防禦的,領兵三千;入衛遊擊是每年跟領班都司一道進京入衛的,領兵三千,領班都司率領的衛所軍,構成明代的班軍;標下游擊是隸屬總督或巡撫的,這個兵力比較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