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怎麼能是大同的!木塔從古至今就是我們朔州人的!他們大同人對外宣稱是他們的,真是臉皮厚到家了!”
“什麼都是大同的!操,那不如干脆把山西省改成大同省得了!”
這司機越說越激動,又爆了幾句髒話。
我又不是本地人,自然無法理解他為什麼說大同人,到了地方後他又提醒我不要給錢,景點要錢的乞丐都是騙子,也不要亂買香,容易被宰,總之是個很熱情的大哥。
傍晚時分,應縣木塔在落日餘暉的照耀下很震撼,從上到下,沒有用一根釘子,全部採用斗拱加榫桙結構。
這塔從風格上一看就是遼代建的,當年遼國很多皇后習慣興建塔禮佛,但純木質的很少,儲存下來的就更少了,世人誇它和艾菲爾鐵塔齊名不過分,只是不夠出名罷了。
遊客只能進一層看,上不去,樓梯封死了。
從內部近距離看細節更加的震撼,那種老木頭的滄桑感,塔周雕刻的繁華感,還有鎏金釋迦摩尼的空靈感,置身其內,彷彿瞬間穿越到了古代一般。
真是個好地方,我開眼了,這種塔的等級在當年應該比彬縣的磚塔還要高。
這個點兒遊客少了很多,看了一圈後,我下意識將注意力放到了腳下的青條石磚上。
左右看了看,我將包放在了條磚上,然後開始繞著包轉圈。
用腳丈量從我的包到塔身的直線距離,然後根據經驗,不斷調整包的擺放位置。
用包當參照物,嘗試了一會兒,我便大致摸準了“塔基”的方位。
一旦定好了塔基那就能找到“塔心”。
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隨便定著玩兒的。
:()來自一位盜墓者的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