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印象,”薑黃回憶道,“當時說有人要來政夫鬧事,局裡幾乎全都派出去維持。”
“就是那一片,”胡前繼續說道,“也是前幾年棚戶區改造,因為老廠是集體制的,給了一些補償把絕大部分產權收了回來,除了剩下一點為數不多覺得靠以後拆遷發財的。”
“然後呢?”薑黃接著問道。
“然後就是第一個疑點了,”胡前從電話裡聽到深呼吸一口氣說道,“王國露的老婆在那一片買了兩個小房子,照理說小產權房一是不能交易的,二是交易的賣家是在收到房款後才知道房子被賣出去了。”
“什麼意思?”薑黃沒有聽太明白。
胡前解釋道,“意思是,這兩處小房產的所有者覺得拆遷無望,趁著政策還不確定時把房子掛在房屋中介想試試運氣,同樣還是因為怕有後續的產權糾紛,中介也僅僅是做了一個登記,然而就是半月前,這兩個房子突然就賣掉了。”
“賣房子不是需要房主本人嗎?”薑黃反問道,“難道房主都不在現場?”
“在倒是在,”胡前轉述道,“我也是第一時間過去了解過,房主是原來老廠的職工都是六十多歲,聽到房子賣出去而且價格遠超市場行價,都是配合的非常順溜。”
“你是說……”薑黃抓到其中重點,“你不要和我說有人在背後操作?”
“我是這麼想的,”胡前分析道,“王國露的老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跑去買這麼偏的房子,80萬,抵押了自住房子又借了高利貸,這明顯不符合常理。”
“有沒有可能是小道訊息之類,”薑黃還是不想把事情搞大,“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聽到一些拆遷的小道訊息,那一片不是每隔幾年都會傳出來一些。”
“有這個可能,”胡前表示同意,“不過頭兒,傳是傳,真能買到的有幾個?那麼巧就讓王國露老婆很輕易的買了,還是兩個?”
“其次,”胡前繼續說道,“過戶的很巧妙,聽賣家那老兩口說,很順利就辦完了。”
“房管?房地產交易中心?不動產登記?”薑黃猶疑了一下,“你去問過嗎?”
“我打電話問了下當時負責辦手續櫃檯的領導,”胡前也遲疑了一下,“對方說老拖拉機廠因為歷史遺留原因其用地產權歸屬是有多種情形,辦理時的櫃員以為是單獨產權所以給過了戶,下來後發現可能有疑問於是上報了,結論是已經發生即不追究,後續在系統裡調整為非查檔類別。”
“還可以這樣嗎?”薑黃嗤笑一聲,“錯了改口徑,不問就當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