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是這年頭最常見的一景,自京城一路向南所到之地無處不在,有單的有成群結隊的又人神共憤的惡丐,也有可憐的,早都見怪不怪,但這個乞丐卻引起了常宇的注意。 並非這乞丐是個可憐的啞巴,而是……個頭很高。 那乞丐還只是蜷縮在地上蹲著便已有大半個人高,雖不胖不壯卻出奇的高,估摸站起來的話得有兩米高。 ”你站起來“常宇走到他跟前,對那乞丐微微一笑,乞丐滿臉汙垢但還能看出一絲稚氣,年紀應該不是很大。 雖是啞巴,但乞丐能聽,見常宇臉色和藹恐懼漸消慢慢的站了起來。 好傢伙!常宇抬頭看了一眼,自己才到乞丐胸膛,這個頭得比姚明高啊。 ”餓麼?“常宇從身後把手露了出來,一個饅頭立刻吸引了啞巴的目光,使勁的點頭。 ”跟我做個馬伕,天天有饅頭吃,幹不幹?“ 乞丐用力的點頭,常宇將饅頭遞給他,剛想說點什麼,卻一下怔住了,那個他至少要咬七八口的饅頭,乞丐卻一口吞掉了! 這尼瑪,嘴挺大呀。 ”走吧,至少以後不會餓著了“常宇嘆口氣,乞丐轉身在地上摸索一會兒裹了個包裹拎著,常宇抬腳給踢掉:”你這些傢伙什用不著了“。 哪知那乞丐又低身撿了起來拎在手裡看著常宇傻呵呵的笑著。 沒轍,常宇只得由他,將乞丐帶到攤位讓小販給他盛了碗雞湯喝了。 ”大人,你撿了個傻子做甚?”李慕仙湊了過來問道。 常宇輕輕搖頭:“不知道,剛才遠遠看著他,有一種說不上來很奇怪的感覺!”說著微微一嘆:“也不差這一口飯,養著吧”。 “您瞧他這是一口飯麼?”李慕仙一臉苦笑,常宇扭頭望去,頓時也傻了,這才說幾句話,乞丐已經連喝了三大碗雞湯,四五個雞蛋還有四五個饅頭。 “這……他的口可能大點吧”。 這哪是口大,這是肚子大,眾人笑道,那乞丐不知別人在笑什麼,也跟著傻笑。 眾人吃喝完了,太陽也出來了,常宇問了金聲桓說前邊二十里便是宿城,有通往大運河的通濟渠(汴河)於是下令繼續行軍,至於汴河時再修整,然後沿水而下。 鳳陽,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登基之後朱元璋曾有心將都城建在此處,而且還真的動工了,只是後來因為鳳陽實在不具備京都的條件才放棄,但也將小小鳳陽縣設為中都。 鳳陽是朱家的祖陵所在,除此之外還有一地方特別出名,那就是令皇親藩王們聞風喪膽的寧死也不願來的,鳳陽高牆! 這高牆出自永樂帝手筆,修建了高高的圍牆,牆外挖了深溝,四角設有門樓敵臺,專門用來關押犯了事的皇家子弟,為了監視和保護他們還專門駐紮一支軍隊。 被關在這裡的皇親子弟都被以守祖陵名義囚禁,雖有太監照顧起居,但日子過得極其艱苦,所以那些平日錦衣玉食的皇子皇孫們有的寧願死都不進來。 正德年間,魯王朱陽鑄九子朱當冱(歸善王)因為妄言欲反,被人控告。明武宗朱厚照下令將他流放。歸善王來到目的地,問道:“這是什麼地方? 押送人員回答:“高牆。” 歸善王立即嚇得魂飛魄散,大哭:“冤枉呀!”當即一頭撞死在牆上。 無獨有偶。1556年,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將徽王朱載埨送到此地,徽王一聽到訊息,先一劍砍死自己的愛妾,然後自縊而死。 由此可見,這鳳陽高牆對於皇親們來說,簡直如同東廠詔獄,聞聲便喪膽,而且一旦進來,幾乎就是有去無回。 有據可查的第一個被囚禁於此的是朱文圭,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而那時候才他兩歲。 直到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二次登基後,因為他曾被弟弟朱祁鈺軟禁過幾年,對朱文圭的遭遇感同身受,於是下旨將朱文圭放出來,但朝臣多不贊同,而這時朱文圭已經五十七歲了,被關了五十五年的他連牛和羊都分不清,出來後不久便死了。 大明二百餘年,關在鳳陽高牆內的皇親大有人在,除了第一個朱文圭外,還有一個人名聲赫赫,那就是後來成為南明皇帝的之一的隆武帝朱聿鍵! 前文已說過這朱聿鍵本是封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