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從山中殺出一支明軍,多鐸大駭之下打馬狂奔一路向北示警,恐懼之餘更是怒火中燒恨的牙癢癢,又中計了,又中計了,還是在即將得逞之際,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可就這樣放棄了實在心有不甘,只是此時除了逃卻也沒有別的法子,多鐸恨恨的回頭張望,卻又看到了轉機。 原來他打馬狂奔跑的快,追擊的明軍卻都是步兵,追擊途中又和那些驚慌逃命的清軍廝殺一起,這讓他遠離了危險,也是有了心思:組建防線反撲,或可挽回局面! 只是可能麼? 他麾下清軍本就不過五千,先不論傷亡所剩多少,且多分散城下數里戰線此時正慌亂迎戰邊打邊逃,無論局勢還是兵力士氣都不戰優勢,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建其防線擋住明軍,極難! 更讓多鐸糾結萬分是,明軍黑夜之下烏泱泱的從山裡衝出來,鋪天蓋地不知幾何,即便能將防線建起來也沒把握擋住,搞不好還會喪失撤退的機會以至於全軍覆沒! 原來,一直不知去向的明軍步兵,竟神不知鬼不覺的隱在山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實在是令人太恐怖了,多鐸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能做到這一切的只有那個卑鄙的小太監,他一定在附近! 思及於此,多鐸不敢冒然組織反撲,只讓親兵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一道防線緩衝明軍的攻勢,他要趕緊給北邊的友軍報信,以免被這邊的巨浪波及造成大潰敗! 對,趕緊讓北城兵馬暫停攻城,調集大軍前來抵擋,只要擊潰這支明軍,尚有迴旋餘地! 否則,今兒攻城不成還得被啄瞎眼! 可多鐸哪裡想得到,此時城北的清軍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危險訊號,南陽河畔的主將尚可喜,遠處大營觀戰的多爾袞都在奮力嘶吼,撤兵回援,撤兵回援…… 回援哪裡? 清軍大營,多爾袞所在,一路掠劫輜重所在! 為什麼? 這就要從李巖這小子身上說起了。 半個時辰前清軍對青州城發動全面進攻,北陽河畔明軍在神機營的火力壓制下以重甲兵開路輕鬆渡河。 奉命阻攔的清軍將近孔有德和耿仲明調集兵馬合圍企圖將明軍聚殲河畔,然而青州城局勢危急,援兵拼死硬闖兵力佔優又有重甲兵開道,讓孔有德感到極為棘手。 合圍太容易讓對方衝破阻攔殺到青州城下打援,那邊正是緊要關頭萬不能讓明軍援兵殺過去,於是孔有德和耿仲明商議後果斷調整戰術,將合圍改成層層設防! 也就是將兩翼合圍的兵馬調集至明軍和東南方向的青州城之間,建立數道戰線,你不是人多麼,看你闖的過幾關! 明軍的重甲騎兵就像一把開山神兵,所到之處再厲害的堡壘防線也能被其一擊擊破,前邊開路大軍緊隨其後勢如破竹昂。 然而重甲兵畢竟只有數百人,轉眼就會被清軍巨浪淹沒,加上清軍好像也專門組建了一支人馬來應對重甲兵。 這支人馬個個手持馬槊等重武器,擋在最前方和明軍的重甲騎兵廝殺。 馬槊,史上最強破甲重武器! 重甲騎兵攻勢受阻,加上清軍戰力的彪悍,以萬餘對三萬人,竟然殺的難分難解! 這時的孔有德終於露出了輕鬆笑意,他在東南方向設了數道防線,先不說明軍能否衝過去,即便能,待他衝過去時青州城已入囊中。 從京城至此一路千里孔有德都負責斷後也被了無數次鍋,這心中怨氣甚重,此時見明軍雖竭盡全力卻撞個鼻青臉腫頓感解恨又解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然而笑聲未落,笑意便凝結在臉上了,他和耿仲明很快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明軍怎麼調頭了? 明軍全力朝西南青州城方向發動衝擊,奈何清軍數道防線相輔相成難以突破,既是如此那就調個頭! 當然不是調頭回去,而是直奔東北清軍大營所在! “咱們中計了,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去青州城”耿仲明突然尖叫起來。 沒錯,李巖從始至終都沒打算打援青州城,他的目標就是清軍主帥所在的大營! 與其不計傷亡去往青州城打援還未必湊功,倒不如攻其必救所在! 三十六計中的圍魏救趙!也可以叫聲東擊西。 這招清軍根本沒看破,或者說看破了也沒放在心上,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