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驕陽火力四射炙烤大地,青州城上巡邏的鄉勇汗流浹背,北門上城樓裡賈外熊和老九宋洛書幾人圍著一個水桶狂飲不止,或許是因為天氣太熱又或許是剛才觀城外一戰心緒難平。 一大早清軍大營異動,調兵朝西邊北陽河集結,賈外熊幾人就覺得不對勁,莫非清軍要先和援兵幹一場? 衡王再次聞訊上城觀戰,臉色依舊慘白,雙腿依舊發軟無力,幾十年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大規模的廝殺他是又激動又惶恐不安。 雖說距離稍遠,瞧不清兩軍將士血拼的殘酷,但數萬人廝殺,無論規模還是氣勢都是空前的視覺衝擊。 十餘里外北陽河兩軍激戰殺聲震天炮聲轟鳴,青州城上數千人觀戰寂靜無聲。 直至近晌午清軍從西線撤兵回來城上鄉勇才竊竊私語不絕,朱由棷則不停追問賈外熊:“誰贏了?” 賈外熊搖頭,距離太原他看不清楚,也看不明白,若是清軍勝了必會趁勝追擊,若其敗了也不會這般氣定神閒的回來而明軍也早追過來了,難不成打了個平手? 一場不知輸贏的大戰讓城中百姓見識了真正的戰場廝殺,也給他們敲響了警鐘,清軍的總攻就要來了。 朱由棷臉色從慘白到鐵青再到灰敗一聲不吭的下了城,賈外熊幾人也是呆在敵樓裡半天不吭聲只顧著灌水,甚至連王府管家將飯菜送來也沒一點食慾。 是天太熱還是心太涼? “韃子前天攻城今兒又和援兵幹了一場實則就是摸摸城防和援兵的底,如料不差明兒就該動手,開胃菜吃了,該上硬菜了”宋洛書平時話很少,瞪著外邊清軍大營面無表情說了一句。 老九撇撇嘴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吭聲,賈外熊則微微苦笑:“該來的總會來,早來早解脫,他麼的每天這種提心吊膽患得患失的太熬人了”。 “哎呀我去,賈老大現在說話越來越有水平了,還患得患失,咋溼的,想王二花想的麼……”老九尖叫,眾人鬨笑不已,低迷氣氛頓散。 城北清軍大營,多爾袞的帥帳內諸將分坐兩旁竊竊私語,一大早提兵與明軍大戰一場,眼見就要潰敵時卻被明軍反手將了一軍折戟而歸。 但諸將並未有什麼壓力,反而相對都很輕鬆,便連多爾袞也是一副風輕雲淡:“明軍現在也就是個空架子了!” “從京城至此千里迢迢,長途跋涉作戰對咱們大清鐵騎來說正常不過,可明狗們卻是吃不消的,看似張牙舞爪實則不過外強中乾虛的很哦”多鐸嘿嘿笑著,諸人附和。 剛才一戰他們已經試出明軍深淺,雖有三萬餘兵力,然則戰力平平,若非無那火炮助威,清軍只需一萬便可潰之! 所以諸人已有了決斷,以一萬兵力守住北陽河必可阻敵餘下皆投入攻城。 “半日,本王要半日內破城!”多爾袞怒吼!隨即下令諸部做好攻城準備。 於此同時,北陽河西十餘里外明祖山腳下的小村子裡,李巖和周遇吉,黃得功等諸將也圍坐一起就先前一戰發起討論。 若以神機營加持傾全軍進攻,清軍沒有兩萬兵力守不住北陽河戰線! 很顯然明軍剛才放水了,確切說是示弱!目的很簡單就是為麻痺清軍。 因為李巖已看破清軍發動這一波進攻就是為了摸底,然後根據明軍戰鬥力部署兵力,如何一邊攻城一邊抵擋援軍,很顯然李巖這股人馬在旁邊虎視眈眈讓其無暇全心全力攻城。 “以李將軍之見,韃子什麼時候會攻城?”黃得功問道。 李巖略一沉默:“韃子今兒一早發兵進攻試探說明準備的差不多了,如料不差明天就要動手了”說著看向姬際可:“姬兄怎麼看?” 姬際可是這裡邊軍銜最低的,確切說甚至還沒有正式的軍職,但其勇猛強悍不下屠元郝搖旗又有謀,甚得李巖欣賞故有此一問。 “卑職覺得或許今晚韃子就會動手!總兵大人覺得呢?”姬際可說著又瞥了一眼周遇吉,這是一種潛意識動作,雖說此時他們都在常宇手下聽令,但這數萬兵馬和大小十餘將領也是各有山頭的,他是周遇吉一系且周對他有知遇之恩,最近李巖總是若有若無的對他有拉攏之意,他卻時刻以周遇吉馬首是瞻這也算是表明立場讓老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