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修路的機會,這些夥計和師傅認識了不少黑牛城的人,也聽過好幾個版本的黑牛城大戰牛欄山土匪攻城的故事,也知道了黑牛城裡面的大概權力構成。
城主和原來牛尾寨的人是最上頭的,傳言就是劉二旦劉寨主慧眼識金,在山裡救下了白城主。
然後白城主理所當然的投桃報李,與牛尾寨共享一場富貴。
接著,就是最早投靠的幾個頭領,以及由他們帶來的一些小寨子的人。
再然後,就是在攻城大戰裡參與守城的一眾人了。
其他的臨時公民、勞務隊伍都只能算是與黑牛城沾點邊,算不得什麼頭面人物。
黑牛城你不斷湧現的好東西,聽說都是白城主和牛尾寨的人在山裡遇到了寶藏挖出來的,至於這個寶藏為什麼這麼多糧食和鐵器,就不知道了。
有的說是前朝準備造反的皇族預備起來沒有用上的。
反正什麼樣稀奇古怪的傳聞都有,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就是黑牛城總有新奇好用的東西出來,彷彿無窮無盡一樣。
而白城主對眾人不薄,性情爽直,願意分享這些好東西,這也是黑牛城齊心協力團結性強的原因。
現在的黑牛城裡,連戰俘都有點感恩戴德的意思。
除了戰俘算是強制勞動,其他人的工錢都不低。
拿著這個工錢要是到雁石鎮去生活,都比得上五年以上的大夥計才有這個工錢。
在修路的工地上,黑牛城更是拿出了自己鼓動人心的看家本事。
花費了真金白銀,從雁石鎮買來了糧食、肉食,就在工地上用一排排特別大的鍋,公開煮了起來。
這些糧食和肉只需要花兩文錢就能吃得飽,不限加飯的次數,吃多少盛多少。
就只有兩個要求:不準吐,不準帶走。
從雁石鎮來的百姓和勞工哪裡享受過這種糖衣炮彈。開始還想著省下這兩文錢,用點乾糧就不錯了。
沒想到黑牛城的人帶頭去領這些稱為工作餐的飯食。
噴香的米飯和肉食,就這樣堆滿了大碗,看不到什麼湯湯水水,全是乾貨。
這兩文錢花的真是太值了,在雁石鎮三十文錢都不一定有這麼好。
每個頭領放工的時候還多二兩米酒,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雁石鎮這邊的勞工都瘋了。
有便宜不佔不是王八蛋了嗎,吃這一頓能頂三頓,不捨得這兩文錢,不就相當於虧了二十八文嗎?
這個帳一算,誰都忍不住了。
這修上五六天的路,搞的整個人都開始泛油光了。
黑牛城這哪裡是修路,這就是撒錢啊。
修路的動靜挺大,勞工們每天都把工地上的新鮮事帶回雁石鎮。
好用的工具,神奇的水泥,修的飛快的路面,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關注著這一切的各路勢力,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