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鋼鐵廠和礦業公司,那是對瀋陽相當“感激”,鐵礦石的價格從每噸120美元,直接給打擊到了每噸59美元。隨著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不斷擴大,這可是省老鼻子錢了。
有人喜歡,當然也有人痛恨,幾大鐵礦廠集團這次準備收割全世界的龐大計劃,算是徹底泡湯了。他們都有組團請人幹掉瀋陽的打算。
可是他們也知道瀋陽手上沒有開採的鐵礦可不止這幾座,要是這個二貨再出手幾座,那現在幾家大型公司最少得有一半破產。
為什麼稱瀋陽是二貨,因為在他們眼裡瀋陽直接拍賣礦場是多麼愚蠢的事情,平白上繳了那麼多的稅,根本沒有把利潤最大化,這是和錢有仇啊!
可這樣的二貨,啥事都能做得出來,看看他以前打官司的那個狠勁就知道了,每次都是不死不休。
再加上瀋陽這個變態為了自身安全,竟然還養著一個專門的安保公司,這得是得罪了多少人才需要這樣的防護力量。
沒有辦法一次就搞定瀋陽的前提下,還是妥協比較穩妥。於是一個遊說團隊,專門做起了瀋陽的工作,簽訂了幾條城下之盟,瀋陽才答應在5年之內不再拍賣鐵礦場。
最不可思議的是,瀋陽竟然對礦場廢棄後的治理感興趣。這些礦業巨頭哪個手上沒有幾個廢棄的礦坑,為了治理每年投入的獎金可都是不少的。
現在瀋陽願意接收,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當地政府也樂見其成,不管是誰治理,在規定的年限達不到,原定方案的治理效果,都會面臨著罰金。於是在公正機構的見證下,辦理了廢棄礦場土地所有的變更。
這些礦業機構也一次性支付了近十年的治理費用,當然這些錢並不算多,好好算起來,這些礦業機構還省下了不少錢。
聽說有這麼一個和錢有仇的二貨,其它廢棄礦場的主人紛紛找上門來,願意以同樣的條件把土地所有權過戶給瀋陽。
瀋陽竟然來者不拒,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竟然名下擁有了98座規模超大的廢棄礦場,總面積達到6659平方公里,收到治理費用1.2億澳元。看在瀋陽腦袋不清醒的份上,當地政府都給瀋陽辦理了所有權,而不是談什麼租賃權了。然後準備十年以後把瀋陽罰的傾家蕩產。
更神奇的一幕發生了,瀋陽以98座廢棄礦坑為中心,儘可能購買或是永久租賃土地。這得是多敗家的人才做能做出這樣的事。
礦坑周邊哪有什麼好地,大多都是戈壁或是沙漠,如果沒有礦,基本上沒有什麼價值。
這些土地大多都荒廢著,有人願意花錢購買,當地政府當然沒有不賣的道理。好不容易來個傻子,當然要哄得好好的,要地沒有問題,要連成一片的沒有問題,要修水渠也沒有問題,土地所有權而不是租賃權也沒有問題。
剛到手的121億澳元,肉眼可見的少了30億澳元,瀋陽一下在澳洲內陸又多出來近20萬平方公里的牧場,當然在其它人看來,是戈壁和沙漠的無人區。這些土地上的礦場肯定不屬於瀋陽,所以在澳洲人眼裡,這就是一筆鉅虧的生意。
到此為止瀋陽名下有永久產權的牧場28座,面積超過了15萬平方公里;永久租賃權的土地7.7萬平方公里;有所有權的戈壁和沙漠20萬平方公里;有永久產權的小麥農場土地平方公里;圍繞在澳洲各大城市周邊的休閒農場面積超過了2萬平方公里。
近4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讓瀋陽成為了全澳最大的農牧場主。當然在其它人看來,瀋陽名下最有價值的土地,只有少量的牧場、小麥帶、城市周邊的那些農場,總面積不超過5萬平方公里,其它的都是垃圾土地。
有強烈土地情節的瀋陽,可不管是不是垃圾土地,都是要先建起圍欄,哪怕前期是三根鐵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