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是否和賈西姆合作,還要看雙方合作的基礎。三天後瀋陽在牧場再次等到了賈西姆的拜訪,瀋陽把自己在全澳建立駱駝“收容所”的想法,及利用部分駱駝盈利的計劃大多告訴了賈西姆。
“尊敬的沈先生,您這樣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想要贏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土地不說,光是請人捕捉和收購駱駝就是筆很大的開銷。後續的防疫、飼料,水源也是問題。”
“是的,可是我們不做,指望澳政府和牧場主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而且我剛好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容納這些駱駝。”瀋陽道。
“沈先生,實話和您說,我的資金非常有限,算上購買您的牧場,我一共只能拿出1200萬美元,就是購買牧場也是需要貸款的。我是想著把部分駱駝出口到我們國家先掙些錢做週轉的。”
“嗯,你的資金確實少一點兒,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在澳洲主要駱駝集中的地方都買下大量的土地,免費供咱們使用10年,然後再投資8000萬澳元,您投資1000萬澳元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您佔10%的股份,不過需要您親自負責管理這家公司,並從您的國家招募最好的駱駝養殖專家。
這樣既能有效的保護野生駱駝,也能實現駱駝的產業化,只有有利可圖,您關心駱駝的行動才能持續下去。當然,我也看中您的身份及背後的市場。”瀋陽非常的坦誠。
“還有就是,這家公司我可能不會讓他上市,您的股份如果對外銷售,我有優先購買權。我不干涉公司的具體經營,但我有財務監督權和重大專案叫停權。”
賈西姆一分錢不出是不可能的,不然合作關係就是不牢靠的。和人合夥做生意,哪怕對方有多牛的關係,或多牛的技術,不拿出真金白銀的合作都是瞎扯淡,除非對方不佔股份。因為對方的毀約成本太低,也不知道珍惜這次的合作機會。
賈西姆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瀋陽的合作方案:“尊敬的沈先生,從您的投入上,我感覺到了您的誠意,但這多麼多的投入,真的很難盈利,如果只是少量的資金,我還有希望給新公司帶來利潤,如果規模太大的話,我沒有看到能盈利的希望。
整個中東國家就是放開了引進活駱駝,一年最多也就是3萬多頭,澳洲可是有120萬頭的啊。澳洲每年捕殺近30萬頭,也只有5萬頭的駱駝肉能加工成食物。
在澳洲野駱駝都在偏遠的荒漠,捕捉成本也是高居不下的,捕捉、運輸成本可是很高的。
我個人建一個頭規模的養殖場,經過檢疫後出口到我的國家,每年大約在1000頭,是可以確保有利潤的,但再大的規模我就看不到希望了。
如果您搞駱駝養殖廠的話,我可以為您請最好的駱駝養殖人員,並儘可能幫您銷售到我國及周邊國家。”賈西姆道。
看來想要忽悠一個學會計的,還真是困難,哪怕自己大額的資金投入,也不能讓他納頭便拜。不過,最後賈西姆也承諾,只要瀋陽能提供健康的駱駝,他可以以不錯的價格購買。
雖然沒有達成合作,但兩人聊得還是不錯的,兩人都認為想解決澳洲駱駝的問題,只能從產業化上考慮,只能讓澳洲人認為養殖駱駝有錢賺,才能更好的保護澳洲的駱駝,聽起來這似乎是和保護是相悖的,但真實的情況確實是這樣的。
賈西姆剛好有一批駱駝要運到莎特參加一年一度的駱駝節,他希望瀋陽和他一起去看看,順便去考察一下市場。
聽起來很有意思,但瀋陽拒絕了和駱駝一起乘坐輪船的建議,使用輪船運輸牲畜,那個味道會很酸爽,更何況這批駱駝運到後,還要好長時間的恢復期才能到比賽的日子。
在賈西姆這個導遊的帶領下,可是讓瀋陽大開了眼界。在古時候,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主要用於充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