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徐光啟入閩
張航講述說道:“百姓們種了紅薯可以滿足口糧,可是年節下完糧納稅卻還是要交白米。”
“本地官府裡說了,若是都放任百姓去種紅薯,年下咱們縣裡頭糧價一定高漲,是以半月前專門叫了俺們上戶到縣裡頭去開會,耳提面命說種紅薯只是渡荒時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既然災荒已過就不能讓百姓再種紅薯。”
“還有這事?”王文龍感覺這縣官的操作也是挺無語的。
“我們夾在其中也是受罪,老爺你來看。”張航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摺好的條陳,王文龍拿來一看,果然是縣裡面給上戶出的牌告,就是吩咐少種紅薯之事。
陳經綸也頗為驚訝,上前一看就對王文龍說道:“這衙門如何這般辦事?咱們回去跟藩臺大人說說。”
王文龍仔細看了一眼那條陳,搖頭說道:“他這條陳上面連個款也沒落,也知道這事情辦的不體面,就是防止有人往上告呢,到時候人家一推二五六,咱們說了也沒用。”
“這……哪有這般做事的?”陳經綸頗為氣憤。
王文龍想了想對張航道:“紅薯還是繼續種,你可不要再阻撓了,事情我們幫你溝通。”
王文龍有什麼解決辦法?
那自然是市場化。
前世的農民種紅薯主要就是兩個用途,一種是個頭小的紅薯留下來自家食用,個頭大的紅薯根本捨不得吃,全部用來磨粉。
地瓜粉在前世的福建一直到王文龍小時候都還是地方上的硬通貨,無論是挑到收購點去變賣還是走街串巷自己到城中發賣,或者賣給村裡有錢的老闆家,反正不愁銷路。
至於怎麼交稅?張居正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兩條:一條鞭法和考成法。
其中考成法是針對官員考核政績的,張居正死了之後有一些廢止的部分,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真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的一條鞭法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叫農民以現錢交稅本來就是這時的正規稅收方式。
這些縣衙官員禁止百姓種紅薯卻沒留下什麼把柄,即使徐學聚到場也不好說什麼,但如果百姓交稅銀而本地官員們不願意收,那王文龍就可以把徐學聚搬出來了。
……
福州閩安碼頭。
擠在鈔關前等待收稅的船隊中,徐光啟正好奇的向著船外張望。
今年春天,聽說傳教士利瑪竇到了南京傳教,徐光啟壓不住好奇之心,於是離開松江前去南京見他。
利瑪竇在大明活動已經有十多年,對中國文化的瞭解遠勝於其他的西方傳教士,幾十年間的生活已經讓他明白中國和那些未開化的殖民地不同,中華文明有強大的生命力,根本不是洋教可能替代的。
於是利瑪竇對中國傳統習俗保持尊敬的態度,比如允許中國教徒繼續傳統的祭天、祭祖、敬孔子,自己也穿漢人的服飾,學習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典籍,由此和大明計程車大夫有了共同語言,接著他再利用一些西方的奇珍異寶來吸引中國人,如地圖、星盤、三稜鏡、《幾何原本》等等,漸漸混成了一個有名的“番僧”。
當然大明的人士對於利馬竇基本上只把他當成一個能掐會算機智深遠的異人來看,這位異人還能口說四書五經的內容,就好像後世老外能解讀唐詩宋詞一樣,誰看了不好奇。
而且利馬竇也非常聰明,發現大明讀書人認為他學通中心之後,便故意塑造自己的高士形象,經常說一些故作高深之語,還把歐洲哲人的警句格言翻譯成中文,編成《交友論》,把此時西方人流行的快速記憶法編寫成《西國記法》。
和王文龍拿後世見解在大明能夠取得神效一樣,利瑪竇那些來自異域的知識同樣使得眾多文人感到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