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海壇水寨
沈有容和王文龍一起坐船上島,王文龍指著身後十幾個挑夫放下的擔子說道:“這些都是藩臺勞軍所用,還請將軍招來島上守軍發放。”
沈有容笑著說:“多謝藩臺大人美意。”
給軍隊送東西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是徐學聚親自發放,收到禮物的軍士多半會記徐學聚的情,而徐學聚也必須自己來到軍隊之中發東西才作數。
但現在是徐學聚想要交好沈有容,自然就直接把禮物全部送給沈有容就行,至於沈有容會發下多少,是否剋扣,王文龍則自然睜一眼閉一眼。
也只有這樣,沈有容才會真正的承情。
沈有容翻開禮單一看,笑得更加燦爛。
王文龍不以為意,時代不同,要求也不同,這年代的將官沒有幾個不貪財的,貪財不要緊,打仗之時不縮卵就是好將軍。
而沈有容顯然能達到這個標準。
當年沈有容出名之戰就是在薊鎮時碰上朵顏長昂以三千騎犯劉家口,沈有容情急之下半夜率二十九名騎士迎擊,自己身中兩箭,斬首六級,打完全場才退,退下來時也都已經半死,其勇猛是在《明史》中都留有一傳的。
王文龍這回是代替徐學聚來視察,於是他來到島上時沈有容就召集軍隊演武。
衛所軍生下來就是軍籍,分有軍田耕種,打仗之時需要自己帶兵甲馬匹,月薪也比較便宜,平均是月薪給糧一石,換算成銀兩僅僅五錢四分,年薪六兩。
六兩銀子填線好兄弟,不坑到死當然不會放棄。
於是王文龍和沈有容高坐將臺之上,看著士兵演武。
這種情況下換成誰願意當軍戶?
自己拿一年六兩銀子,別人一年至少十幾兩,卻同樣要上戰場拼命。軍戶即使想當兵也不如先逃了軍籍再去當營兵,收入直接翻倍。
不過不管此時的軍制有多奇葩也有名將,比如沈有容能被金學曾從遼東調回來,到底還是有本事的。
這群衛所軍也不會被主動解散,因為軍戶是有軍田的,青壯的軍戶逃跑之後剩下的軍戶人均田畝數量相當多,這些軍田產出當然不能歸軍戶自己所有,大多數都要上交“養軍”,但實際上又沒有那麼多軍,於是自然被上級軍官瓜分掉。
此時大明的軍兵制度相當奇葩,其實已經產生大量問題,後世顧炎武在書中就直白的說:“判兵與農而二之者,三代以下通弊,判軍的兵而又二之者,則自國朝始。”
結果就是明中葉以後衛所軍就開始大規模的逃兵。
打完之後卸下發射結束的子炮炮筒,士兵馬上又將另一個子炮炮筒裝入,再次發射。
海壇水寨是金學曾親自關懷之下建立起來的,其士兵的訓練素質比福州城裡頭的軍兵可是要強太多,別說王文龍,就是福州城裡頭的這些老吏也沒有見過這麼強盛的軍隊。
明初,福建只設有五大水寨,到隆慶和萬曆年間,因為月港開海,八閩防治海盜的重要程度上升,所以隆慶之後八閩又另外增設五個水寨,形成了如今閩海十大水寨的格局。
而此時八閩壯勞力的平均年薪十兩,即使足餉的情況下,衛所軍的付出和收穫依舊不成比例。
王文龍仔細打量那群衛所軍,見其中年紀最小的估計也得四十多歲,年紀大的雖然剃了鬍鬚,但看他們顫顫巍巍的樣子恐怕都六七十了。
正統年間統計天下都司衛所軍逃亡達一百二十萬人,相當於全國額定兵員的一半,到正德年間,兵部統計逃亡數額已經佔員額數的十分之八。
一套鏈條下來,實際上此時的軍戶已經成為了上級軍官手下的佃農,主要任務從屯田作戰變成了為軍官掙外快。
此時海壇水寨的營兵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