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徒生暖意的同時,又暗覺對不住柴寧。
這幾周,餘長一直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從未設身處地站在柴寧的角度考慮過她的感受。
而從相處的過程來看,餘長對柴寧是有好感的,但說這種好感就是喜歡,或者是愛,那簡直太扯了。
他不是呆子,也能感覺到柴寧對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但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啊!
至於公司傳的緋聞,餘長之所以可以不在意,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和柴寧談戀愛,也不敢想。
兩人身份的懸殊,社會閱歷經驗的高低,使得兩人暫時不可能擁有一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棒棒糖’的戀愛適用於校園,但不適用社會,餘長是感性之人,但還沒有感性到自我良好和膨脹。
柴寧是理性之人,至少工作中如此,她這段時間對餘長冷淡,或許是因為她想以這種方式撇清和餘長的曖昧關係,以這種方式告知大家,她和餘長就是普通的同事關係,沒有什麼緋聞,更不是大家所傳的:兩人在戀愛。
餘長猜不透此時柴寧的想法,也不明她心中感受,是因為從生活中,他還從沒有真正融入過她的世界。
但餘長又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些事情,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發資訊給柴寧:“寧姐,今晚得空否,一起吃飯?”
如果換做以前,在沒有什麼特別之事時,柴寧會欣然答應,但這次出乎了餘長的意料,柴寧回覆道:“不了,今天有事。”
“那明天呢?”餘長不死心,繼續問道。
這條訊息發過去後,柴寧過了許久沒有回資訊,餘長便知道,公司的緋聞確實對她產生了影響,而他也可以明確,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柴寧對餘長有著特殊的異樣感覺。
至於這種感覺是什麼,是尷尬,是在意,是含羞亦或其他,餘長不得而知。
一直到快要下班,柴寧才回複道:“明天也不行。”
這是明確拒絕的訊號,餘長不可能再繼續糾結這個話題,而是又問道:“寧姐,國慶有什麼安排?”
這條資訊剛剛發出,就見柴寧從其辦公室走出,踏著淺色高跟鞋,提著米色包離開了,走的時候並未朝餘長工位看一眼。
從窗子中,餘長看見柴寧上了車,點火後,飛速消失在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