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年,九月十八號晨。
京師,紫禁城太和門。
“陛下已至,眾臣入殿!”
隨著一宿未眠的光緒坐下,其身旁的貼身老太監,寇連材一聲高呼。
隨著殿外,負責掌門的兩位小太監將宮門開啟,早已候在門外的清國文武百官,手握念珠依次踏入殿內。
“跪~!”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佛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隨著冠連材再一聲尖銳高喝,眾臣紛紛拂塵撩擺跪伏於地,齊聲拜呼,額頭磕地將奴性生生髮揮到了極致。
“眾卿平身。”
光緒面色漠然未言,其後的垂簾中,一隻蒼老枯瘦的手,輕輕抬起淡聲示意眾臣起身,絲毫不在乎身前坐於龍椅之上的皇帝。
這位在游龍黃簾之後的人,便是晚期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晚清實際上的掌權者,造成洋務運動失敗,近代屈辱歷史的元兇之一。
時年的葉赫那拉氏,已是風殘歲月老態龍鍾,即使塗抹再多的胭脂俗粉,也掩蓋不住她那份沉沉暮氣,就如這即將臨終的晚清一般。
“謝吾皇,謝老佛爺!”
眾臣再次磕頭,方才依次起身拂開身上的塵土,低頭站列在自己的位置上,因嚴苛的規矩,無人敢隨意抬頭直視天顏。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冠連材揮動拂塵,再度尖聲高喝。
眾臣尚未有人開口,李鴻章正要奏報,只見垂簾之後的慈禧忽然起身,從簾後踏出:“李卿,北洋水師擊敗倭賊之事,哀家早已知聞些許,此戰甚好,壯了我大清的威!”
眾臣只見,往日面色憔悴,憂心忡忡的老佛爺,今日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為博老佛爺一份歡心,眾臣們交頭接耳互相瞭解間,也有幾位擅長拍馬屁的臣子,向慈禧道賀:“此乃天佑大清\/我大清之辛也!”
“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我大清在朝鮮戰事不利,若是大東溝戰事再敗,恐又得送出一筆賠款一塊領土,真是我朝之德,萬幸有此。”
時任戶部尚書,甲午戰爭的主戰派代表,面容憔悴的白髮山羊鬚老人翁同龢,跪伏堂上老淚縱橫。
“必然是老佛爺吃齋唸佛,為我大清百姓日夜祈禱,從而感動了上天,以保我大清一戰取勝倭奴!”
太監李蓮英,見到幾個朝臣已經開始吹捧了,便連忙在自家主子身旁扇風,這拍馬屁的機會可不能輕易放過。
“哀家甚喜,擇日大擺宴席,好生慶祝一番。”
聽著各種拍馬屁,深得今朝榮耀加身的慈禧,笑得是合不攏嘴,臉上的皺紋雲疊,破壞了妝容,但她卻在樂中,絲毫不在乎。
“老佛爺聖尊,臣等當同樂。”
隨著翁同龢被身邊人扶起,眾人拱手齊聲吶賀,一時間將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臣李鴻章有奏報!”
李鴻章看了看身邊人,牙一咬從尚未立身的列臣中踏出,向光緒慈禧二人拱手言呼。
“朕允,李卿且言。”
光緒看了眼旁邊已經收起笑容恢復淡色的慈禧,趕忙允許李鴻章奏報。
“陛下,老佛爺,雖北洋水師已全殲倭國聯合艦隊,已取得大勝,但我大清國與倭國間的戰爭尚未停止,朝鮮國境內還駐有十幾萬倭國陸軍,隨時都有可能侵入遼東。”
“臣懇請陛下,老佛爺下詔,調令新營入朝鮮作戰,徹底將倭奴軍隊趕出大陸!”
李鴻章身為軍機大臣,北洋通商大臣,所需考慮的繁多,若倭奴一日不被趕出朝鮮,那大清的遼東邊境就別想安寧一日,故此他面色堅決地向光緒,慈禧請示。
“眾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