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重心向西方偏移的原因,與慕夜柳互相的善意

說到“安全感”三個字的時候,楚佩寧唇角勾了勾,落在紀清芷的眼裡,就是一張洋溢著幸福笑容的面龐。

到底也是這麼過來的,紀清芷也把她的心情摸了個大概。

怕小姑娘臉紅,並沒有拆穿。

“我來這拿之前訂的香水,既然遇到你了,就請你吃個飯吧。”紀清芷掃了眼一旁打鬧的雲綏和鄒瞳,問:“讓你的朋友也一起,怎麼樣?”

楚佩寧看過去:“這個得問他們的意見。”

“那你去問問,我先進去拿我的香水。”紀清芷鬆開她,徑直走進店裡。

楚佩寧過去找鄒瞳和雲綏,還沒靠近,就聽她疑惑地問:“你還學古琴?”

楚佩寧點頭,含糊道:“陶冶情操。”

鄒瞳想了想,覺得在理:“也是,畢竟你以後要嫁入豪門,提前培養氣質嘛。”

楚佩寧:“……”

鄒瞳還絮叨著:“不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鋼琴,你倒是特別,要學古琴。”

不是她不看好這個樂器,是現代以來傳統樂器的確沒有西洋樂器流行,比較活躍的就是古箏了。

但現在很多人,連古箏和古琴的區別都不知道,甚至以為二者同一種樂器。

對此,楚佩寧十分遺憾。

千年前,華國還是世界上最繁榮的朝代,派遣使者不遠萬里而來,就是為了和他們結交併學習其先進技術。

那時的對外貿易還是朝貢貿易,對海外諸國進行賞賜,宣揚國威,引得萬國來朝,將華國敬為他們的主國,年年進貢。

即便這種貿易形勢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厚往薄來、賠償其價,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但那時的華國完全有財力負擔得起。

只可惜近代以來,逐漸走向沒落,農業社會的弊端也由此顯現。

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成為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自古以來的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經無法適應社會需求。

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於社會環境。

華國古代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對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體現,發明和發現來自於長期的經驗積累,重經驗、重綜合、重實用、重農業。

早期領先於世界,但在時間的推移下,弊端越來越明顯。

而西方經歷了一系列思想運動後,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科技發展,重理論、重實驗、重分析、重工業。

這也18世紀以後,楚佩寧的重心向西方偏移的原因。

兩百年前還是西強東弱的世界格局,即便現在華國已在不少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科技發展逐漸繁榮,一舉成為強盛國家,還是有不少人崇洋媚外。

就拿樂器來說,大部人覺得西方樂器更高雅,演奏起來更有氣質,對本土樂器卻保持著土和落後的偏見。

楚佩寧想要將樂府之音發揚光大,可現代人的思想,實在是太讓她寒心。

世界的發展歷程已經註定了,茫茫歲月中,總會有一些技能和手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

她離開了兩百年,錯過了太多。

當時無法引導人們儘快順應歷史程序,現在也無法改變,只能潛移默化地轉變思想。

只是現在,她的力量還是太弱。

“我師傅要請我們吃飯,你們去嗎?”楚佩寧問。

“去去去,當然去!”鄒瞳一聽到吃的就激動,“我們去吃什麼?”

楚佩寧搖頭:“不清楚,等她出來問。”

正說著,店裡有人出來,是慕家母女。

鄒瞳下意識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