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柳白這‘南水北調’得主意說出口,滿朝文武,無不駭然。
古往今來,政績最高,自然是一統。無論是武王伐紂,王天下而定萬民,還是始皇陛下揮劍決浮雲,一劍定九州,這都是板上釘釘的第一。
而這些政績,專屬於帝王。
臣子的最高政績,或者說一拿出來,不管怎麼說,都無法有人辯駁的最高政績是什麼?
治水!
大禹治水成天下共主,李冰修都江堰成名臣之譽,這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如今柳白在科舉剛剛舉行完鄉試的當口提出來,用意已經不言而喻了:等李斯退下,他柳白接掌大秦右相之後,非但不會求穩,而且還會更加激進進取。
朝堂之上,從來都不是態度決定國事的。
一個保守的臣子,不一定是阻撓國家發展的阻礙。
一個進取的臣子,也可能會是禍亂的根源。
群臣震驚的是,以柳白如今的身份地位,明明可以安穩得去上位,然後徐徐圖之,為何要在這個時間提出來?
就連太子嬴徹,都是面露些許訝異之色,而後迅速掩藏。
他這個太子,身份太敏感了,若是連他對於自己的老師都抱有懷疑,甚至是阻礙的態度,那麼他這個儲君,就是柳白的最大絆腳石。
“啟稟陛下,我大秦雖是軍武立國,但一國之本,在農在桑。”
“今雖南北皆有些許戰事,但我大秦國內,卻是繁榮昌盛,一片太平。”
“百姓安居,國便要謀求發展,為百姓安居提供更大的便利。”
“臣調查過,一直以來,華夏九州,南方多澇而北方多旱,其關鍵點便是我大秦境內的兩條水系。”
“大江、大河!”
“大江水清,大河水濁。但水灌溉土地,無晴濁之分,皆是孕育了我大秦萬萬百姓。”
“然。”
“大江水情溫和,大河水情暴躁。古往今來,只知游水過江之人,不知有游水過大河之人。”
“臣所提的南水北調,便是將大江之水,調入北方。大河旱、澇無有定時,而大江之水引入北方,則北方可得水源,滋養萬民天下田畝。”
柳白略微斟酌,而後緩緩開口。
這樣一番言論開口,朝堂之上有些銳意進取的有識之士,在這一刻也是不由在心中感慨了一句:怪不得人家能做丞相呢!
古往今來,大江和大河,別說是臣子們不敢想,就連君王,也不是很敢打這倆水系的主意。
治理河道,從來都是大功與大過同時存在的事情。
“啟稟陛下,不可!”
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眾人皆是一愣,這熟悉的聲音,他們已經聽了數十年了!
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此時此刻能聽到這一道熟悉的聲音再度響起。
因為說話之人,是李斯!
這個即將退出朝堂的老丞相,按照常理甚至都不用考慮到兩人的關係來說,不說是不聞世事,至少在柳白提出什麼奏請的時候,也不該使絆子啊!
“啟稟陛下,改修河道,勞民傷財。雖有大利,但不適現在。”
“其一,如今乃是春耕,再加之我大秦有開荒收納流民之策,正是修養生息之時,如今徵調民夫,即便是許以豐厚工薪,也會誤了農時。”
“其二,南北兩地,匈奴雖遠遁西北,其心野野;隴西侯領兵入百越,百越王至今未上降表,其心缺缺。無論南北,哪一條戰線出現了些許差池,都需要再國內再調集兵力,屆時勢必要補充兵員,此刻開始南水北調之時,即便只是風頭,亦是不利於民心安定,恐天下人以為我大秦有好大喜功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