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軍將三萬將士,分為前軍,中軍,後軍。
前軍是前鋒,士兵們披甲持長槍,屬於重灌兵卒,是宣威軍中最強的。
中軍是弓弩手,宋朝弓弩手這個兵種,把弓弩手的作用說發揮到極致。
這些弓弩手一般都有著數年,數十年的箭術,箭術高超,說人均麒麟臂也不為過。
宋朝有培養弓弩手的一套系統,所以,宋朝有著一大群箭術高超的弓弩手。
宋代為何培養大量的弓弩手,其實很簡單,價效比高。
弓弩手能夠遠端殺敵,戰場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弓弩手死亡率不高,消耗的只是箭支。
而箭支對於大宋來說,大宋商業發達,有些充足箭支可以提供。
在宋朝軍隊中,弓弩手得地位很重要,一般士兵也願意進弓弩手從軍。
後軍是預備軍,主要是防止背後敵軍偷襲,也是為了保護中軍弓弩手。
宣威軍就以前軍在前,後軍墊後,朝著飛豹關挺近。
在宣威軍挺進的過程中,宣威軍的斥候營,也不停的將周圍的情況一一傳到,宣威軍的高層將領耳中。
雖然,宣威軍是廂軍出身,但是,宣威軍怎麼也是宋朝的正規軍。
正規軍自然有著一套正規的流程,行軍之時,將方圓幾十裡的狀況,派斥候查探的一清二楚。
所以,只要是地理環境不復雜的地方,什麼埋伏,偷襲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出現。
方世玉所在的第五都有些倒黴,並沒有分到前軍之中,而是被劃到了後軍之中。
這第一戰的功績,想要的人很多,所以,神兵營根本排不到最前面。
畢竟,如今是第一戰,沒有經歷過勝和負,所以,一個個雄心壯志。
都想最先一個吃螃蟹,自然要爭取這第一戰的首勝。
最後,能最先吃螃蟹的是,威武軍和大捷軍,由這兩軍首戰。
宣威軍經過擴充,有三萬人士兵,三萬士兵一共分為五個軍。
五個軍,除了弓軍以外,其他四軍,名字分別是雄威軍,永威軍,威武軍,大捷軍。
這五個軍,雄威軍,永威軍,弓軍,這三個軍的軍指揮使,都是宣威軍團廂都指揮使周廣義的人。
而剩下的兩軍指揮使,威武,大捷軍,是廂都副指揮使王友知的人。
方世玉所在的神兵營,是永威軍之下的。
四軍的軍指揮使,都想要立下首功。
所以,經過周廣義和王友知的商量,這首戰,他們各自出派出一軍。
王友知經過一番考量,把實力稍微強一些的大捷軍派了上去。
而實力偏差的永威軍,只能做後軍,當預備役。
當方世玉知道永威軍不能參與首戰之後,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也無所謂。
畢竟,這才第一戰而已,後面還有那麼多戰,還怕沒有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嗎!
所以,方世玉也就放平了心態,待在後軍之中。
大軍經過半日行軍,終於是抵達了飛豹關。
宣威軍前軍在飛豹關前三里開外停止了前進,大軍停下來之後,並沒有立刻攻擊,而是先修建了一個簡易的防禦工事。
此舉,就是防止飛豹關裡面的賊軍,突然殺出來。
方世玉後軍也是一樣,停下了之後,在後方建了一道防禦,防止後方有可能被潤州城派出來的賊軍偷襲。
如果不做防禦,一旦真的被偷襲,那宣威軍就是被兩頭夾擊,逃都逃不掉。
只是簡單的防禦工事,所以,一個時辰後,防禦工事建好之後,攻打飛豹關的首戰開始了。
當方世玉正帶著第五都士兵,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