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西藏活佛班禪額爾德尼前來覲見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早早地起了床,穿戴一新,準備親自去迎接班禪額爾德尼。
雖然此時乾隆皇帝已經是古稀老人了,但是看起來仍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和珅跟在乾隆皇帝身後,一同前往宮門迎接班禪額爾德尼。
一路上,和珅向乾隆皇帝介紹著班禪額爾德尼的一些情況。
很快,班禪額爾德尼的儀仗隊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乾隆皇帝微笑著走上前,與班禪額爾德尼相互寒暄問候。
隨後,班禪額爾德尼給乾隆皇帝獻上了珍貴的禮物,以示對乾隆皇帝的敬意。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乾隆皇帝與班禪額爾德尼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他們探討了佛法教義、國家治理以及民族團結等重要議題。
和珅在一旁細心聆聽,不時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使得會談更加順暢和富有成果。
整個萬壽節期間,宮廷內瀰漫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各種慶祝活動精彩紛呈,展現了清朝的繁榮昌盛。
和珅忙碌於各項事務中,盡心盡力地為乾隆皇帝服務。
他的表現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認可和讚賞。
乾隆皇帝的萬壽節慶祝大典結束後,三十一歲的和珅,終於由戶部侍郎升遷為戶部尚書,同時任議政大臣、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兼任理藩院尚書。
此時的和珅,可謂是權勢熏天。
就在和珅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時候,一個人正在開始悄悄給和珅使絆,挖掘墳墓。
此人就是朱珪。
此時的朱珪,做山西代理巡撫,他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
在做官之餘,他喜歡整日埋頭書房,讀書做學問,不喜歡研究官場遊戲規則和人情世故。
他的這種做法,正好與山西布政使畢沅大相徑庭,截然相反。
在朱珪來山西任巡撫之前,畢沅可以大手大腳地花錢。自己的錢花完了,可以到府庫中“借”一些花,或者從下屬那兒“借”一些揮霍。
畢沅“借”錢的時候,總是會給下屬和負責管理府庫的人畫大餅,說等他的俸祿下來後,他就會即刻奉還上,補上的。
可是,時間一長,畢沅就把這些事情給忘記了。從此,這些“借”去的銀子就像打了水漂,有去無回。
當然,這些人很清楚,畢沅借去的東西,他是不會還回來的。
而且,那些有眼色的下屬,還會經常去給畢沅孝敬東西,畢沅自然不會忘了這些給他孝敬東西的人。
他總是瞅準機會,利用手中的權利,給這些人一些小恩小惠的回贈,有時候甚至還會給這些人創造機會,把他“借”這些人的銀子撈回去,這些人自然很樂意給他“借”銀子。
朱珪上任山西代理巡撫的這一年夏天,適逢汾州遭受暴雨襲擊,發生水災。
朱珪聞訊後,立刻親赴災區,指揮災區抗洪救災工作。
他身先士卒,挽起褲腿,趟水進入老百姓的家中,檢視受災情況,瞭解民情。
只見老百姓家裡房屋倒塌,缺衣少食,食不果腹,衣不裹體,實在可憐。
朱珪叫來知縣問道:“知縣大人,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如此悲慘可憐,難道你沒有看到嗎?”
“看到了,大人。”
“既然看到了,你為什麼不趕緊開倉放糧,救濟老百姓,讓他們度過難關?”
知縣大人一聽巡撫大人要他開倉放糧,他嚇得兩股顫顫,頭上直冒冷汗,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知道縣庫里根本沒有糧食,開倉後,空空如也,拿什麼去拯救災民,這不是揭起尾巴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