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並不是探測器,而是真正的眼睛,微觀領域的眼睛。”
一句不甚堅定的話語響起,再一次拉住所有人注意。
原本回過身不看她,或已經低下頭的人,都再次回頭或抬頭看向她,有些好奇。
前排一眾大佬眉宇微動,或輕輕頷首,或掃了蘇教授一眼,與之目光接觸,心道:真有東西啊?
蘇教授無聲地咳嗽,把到嘴邊的話語壓住。
“小蘇……同學請講。”
總工程師開口,本想讓場面正式一點,請她到前面來。
可一張口,才意識到蘇想還沒畢業呢,嚴格來講,還是個本科生。
本科生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鄭重其事發言,著實滑稽。
蘇想整理著腦中想法,只覺得思路越來越清晰,
同時又深感懵逼,如此絕妙的主意,真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執行中的等離子體我們無法觀察,因此才出現許多困難,如磁場模型畸變、氚原子無法自持、渦流的產生,等等當時不可查的問題,導致反應終止。”
“我們只能事後去試著推測出了什麼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想解決辦法,重新試驗。”
“一次次試錯中,研究進展緩慢。”
說著說著,蘇想語調提高,已然理清思緒,言語間充斥某種自信,下巴微揚,道: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看不到等離子體的緣故,所以我們需要一雙眼睛去看,一雙微觀世界的眼睛,進入到等離子體中,找出問題所在。”
說到這裡,前排某幾位大佬饒有興趣的神色,已然轉為嚴肅,或深沉的思考。
而其他更多的人,還在思索微觀世界的眼睛,這句話的含義。
“什麼是微觀世界的眼睛?”
有人在蘇想停頓的間隙立刻發問。
蘇想看向他,解釋道:
“這雙眼睛,科學界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理論模型都相對成熟。”
眾人聽了更懵逼。
而部分人則恍然大悟,並露出一副我怎麼就沒想到的表情,然後是疑慮,又搖頭。
一直以來,前沿科學領域,尤其對於微觀世界的探索,都在使用的眼睛其實就是微觀粒子本身。
對於一個未知的目標,常規的方法難以研究,那麼可以試著往其中發射一枚微觀粒子,透過這枚粒子與研究目標本身粒子發生碰撞的效果、引數,分析出目標物理特性。
比如大名鼎鼎的粒子對撞實驗,其實就是觀察粒子相互碰撞的表現和各種引數,人類以此研究微觀世界。
所以,蘇想說相關的理論模型相對成熟。
但是微觀粒子可多了。
“你覺得哪一雙眼睛合適。”
一位坐在前排,核物理研究的院士開口。
這位諸多成果加身,地位超然,此刻開口詢問,讓原本蠢蠢欲動的一些人按捺住表達慾望。
蘇想抿了抿唇,她臉頰通紅,不是羞澀,而是激動。
自己正在幹什麼啊?
她也像是精神分裂,一邊緊張,一邊鎮定自若,道:
“我覺得是氦原子,準確說氦三原子最合適。”
“的確,氦原子有四個粒子重量,而氦三隻有三個,跟氫原子最為接近。”
這位大佬輕輕頷首,贊同了蘇想的觀點。
一位連本科都還沒讀完的年輕人,跟一位德高望重,頂著諸多切切實實名譽的院士討論學術問題,還得到了後者贊同。
讓許多人震撼,感覺這世界不真實。
另外一些人則用震驚目光看向蘇想,他們真正理解了這個想法的天才之處。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