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章 賜劍白起

【四十八年十月,韓國獻出了垣雍這個地方。

秦國的軍隊分成了三路。其中,武安君班師回朝。

王齕這路去攻打趙國的皮牢,成功拿下了。

司馬梗則北上,平定了太原,佔領了韓國的上黨地區。

到了第二年正月,戰事暫時停息,軍隊又回到了上黨駐守。

不過,這年的十月,五大夫陵又開始攻打趙國的邯鄲。

到了四十九年正月,秦軍增派了援軍去幫助陵。

但是,陵的戰鬥表現不佳,被撤職,王齕接替了他的位置。

同年的十月,將軍張唐進攻魏國,因為蔡尉沒有堅守崗位,張唐回師後把他給斬了。

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因為有罪,被降為普通士兵,還被調到陰密去。

張唐繼續攻城略地,拿下了鄭地。十二月,秦軍又增兵,在汾城旁駐軍。

這時候,武安君白起的罪過導致了他最終的死亡。

王齕攻打邯鄲,沒有成功,撤退後跑回了汾城的軍隊。

過了兩個月多,秦軍又開始進攻晉軍,殺了六千人,有兩萬晉楚士兵的屍體被衝進了河裡。

最後,他們攻打汾城,從唐地開始,拿下了寧新中,寧新中後來改名為安陽。

對了,這期間還開始建造了一座河橋。】

宋民:“這昭襄王時期的事蹟咋一直都是打仗。”

太清晰:“不得不多秦國軍事能力真的強哈。”

明民:“白起犯啥罪了啊?被貶了。他以前立下的汗馬功勞呢?說沒就沒了?”

兜兜:“白起真的冤,被昭襄王遷怒了。”

唐民:“怎麼個事?不是說范雎沒問題嗎?是白起頂嘴。”

鹹魚翻身:“長平之戰的時候,白起主張立即滅了邯鄲,滅了邯鄲就能滅趙了。

范雎怕功勞都落到了白起身上,就進言說秦國的兵要休整了。昭襄王聽了范雎的。”

兜兜:“要是聽了白起的,當時就能滅趙了,還用等到曾孫秦始皇來。”

鹹魚翻身:“過了幾個月昭襄王叫白起去打邯鄲,白起稱病不去。

然後秦國輸了,又叫白起去打,白起不幹。

然後就被遷怒了,奪了爵位降為普通士兵,還讓他遷出京城。”

兜兜:“白起出了京城十里地,又被人告狀了,說他滿嘴怨言。昭襄王就命人追上他賜了把劍給他自殺。”

唐民:“媽呀,這白起將軍也太慘了,說翻臉就翻臉,昭襄王這脾氣,真夠嗆的!”

秦民:“白起將軍那叫一個忠心耿耿,到頭來被這麼一整,真是讓爺我氣不打一處來!”

唐·魏徵:“君臣相得,國之盛也。昭襄王之猜忌,白起之悲劇,皆因信任不固。臣子當忠,君主當明,此乃君臣之道。”

清·左宗棠:“兵者,國之大事,非僅勇力可決。白起之事,乃君臣之道的警示。為將者,當思慮周全,忠心輔佐君主。”

唐民:“范雎那小子,陰險狡詐,白起將軍就是吃了他暗虧,這事兒太憋屈了。”

夜月:“范雎嫉妒白起功勞。”

落落餘暉:“是昭襄王要白起死的,范雎知道昭襄王希望白起死。

范雎一說白起壞話,昭襄王直接殺。帝王之術,范雎可以說把昭襄王瞭解透徹了。

你們為什麼總覺得皇帝是好人,事實上皇帝和貪官才是一夥的。”

秦·昭襄王·嬴稷:“寡人之為君,非為一己之喜怒,乃為大秦之興盛。

白起之功,寡人銘記於心。然其違命,實為國家之憂。

君臣之道,不可輕視。若非情勢所迫,寡人何願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