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變故突生

隨著手術的開始,醫療室內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而有序。醫護人員們各司其職,默契配合;研究員們則緊盯著螢幕上的資料變化,隨時準備調整治療方案。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凝聚著他們的汗水與努力。他們知道,這場手術不僅是對翟思恭生命的挽救,更是對人類科技進步的一次重要貢獻。

無影燈下,張教授手持電動手術刀,透過手術眼鏡,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與冷靜。他輕輕握住電動手術刀的手柄,如同藝術家般在翟思恭已做好充分消毒準備的頭皮上,劃出了一道幾乎微不可見的細長切口。

孫教授及助手們緊隨其後,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序,撐開器的巧妙使用使得切口兩側的頭皮被平穩地撐開,宛如揭開一層神秘的面紗,露出了下方堅固而又神秘的顱骨。

張教授再次接過主導權,微型鑽在他手中彷彿被賦予了生命,輕輕地在顱骨上旋轉、深入,每一次觸碰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顱內那脆弱而複雜的生命網路。終於,一個直徑約3厘米的圓形骨窗被精心開鑿出來,那是通往未知與奇蹟的視窗。

隨著覆蓋在腦表面的硬腦膜被小心翼翼地緩緩切開,細膩柔軟的腦組織逐漸展現在眾人眼前。在神經導航系統的輔助下,張教授精確地將手術顯微鏡對準目標區域,透過顯微鏡下的高畫質視野,逐步向能量團所在的位置靠近。

螢幕上,隨著顯微鏡鏡頭的深入,一幅幅精細的腦內畫面逐一展現,神經纖維的錯綜複雜、血管網路的精細布局、乃至微小膠質細胞的緩緩蠕動,都在這高畫質視野下無所遁形,構成了一幅幅令人歎為觀止的微觀世界畫卷。

此刻,手術進入了最為關鍵也是最為緊張的階段——將“d物質包裹球”精準送入翟思恭的大腦深處。張教授手持一把特製的微型鉗子,透過手術通道緩緩探入顱內。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格外謹慎,生怕任何微小的偏差都會給翟思恭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鉗子尖端裝有微小的感測器,能夠實時反饋與周圍組織的接觸資訊,避免對脆弱的神經和血管造成損傷。在顯微鏡的引導下,張教授精確地將鉗子定位到能量團所在的位置。

隨即,一支細小的探針緩緩從中探出,一顆微型d物質包裹球被牢牢的固定在探針頂部,隨著探針的深入而逐漸接近能量團所在區域。

顧雪瑤站在張教授身邊,專注的眼神緊緊的盯在手術系統的螢幕上,她的腦海中彷彿執行著一臺超級計算機,不斷計算著d物質的吸收速度與效率,為接下來的每一步操作提供著最精準的資料支援。

本著穩妥的角度,第一次送入的d物質球含量是最少的,也是效率最慢的,不過現在看來,這種程度的吸收還不足以控制住能量團的發展,那麼,下一次可以多送進去幾顆,效率也可以進一步加快。

似乎正是為了印證她的這一想法,一旁負責關注和計算能量團發展情況的醫師助手也高聲彙報道:“能量團擴張速度有所減緩,預計還有20分鐘可以抵達腦幹部位。”

這種情況本就在之前的預想之中,因此張教授冷靜的微型鉗子從翟思恭腦內慢慢取出,與此同時,顧雪瑤又將第二次準備送入能量團處的d物質球在新的探針上固定好,等待張教授將鉗子取出後進行更換。

根據上一次d物質球的表現,這次選用的是效率較快的摻雜少量水分的d物質球,數量也變成了2個。

……

監控室內,大螢幕上的影象清晰地顯示著手術程序。專家們緊盯著螢幕,心中默默祈禱著手術的成功。時間在這一刻彷彿被拉長,每一秒都承載著無盡的期待與焦慮。

終於,在所有人的屏息凝視中,那些原本肆虐的能量粒子彷彿找到了歸宿一般,被d物質包裹球緩緩吸附了進去。螢幕上,那股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