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哥,我看老天都在幫你。確實有一條路線,是拉貨的時候走的。比起人行的路線,會繞遠一些。你說的高科技,在林子裡面能用就可以。在部落人居住的範圍內嘛,暫時還不行,我的爺爺還在堅持他那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也不想打破目前的生活方式,如果和外面的生活一樣,也許我都沒有很大的理由留在這裡了。”李玉美說。
牛剛(蕭戰國)沉思了一會兒,說:“既然是貿易,貨物運輸就會有時效要求。時效這個概念,在部落慢節奏的生活當中,可能不太重要。但是做國際貿易,是要有的,該交貨的時候,要交貨。貨運路線,你帶我走一遍,我到了邊城,跟韓嬌碰頭,再具體策劃運輸工具問題。按照你的要求,前段在部落內的轉運,依然用你們的方式進行。出了部落以後,後段去c國,我再用運輸工具。”
李玉美說:“我們支援你們,也就是支援我們自己。我爺爺和名家老董事長,在現代社會程序當中,緬國各勢力角逐的環境當中,為了保留部落這塊淨土,做了很多的工作。現在,也該我和名菲菲這一輩人去做一些事情了。”
馬曉龍在一旁聽了半天,再沉默下去,就好像有點不合群了。他趕緊表態,剛好最近躺太久了,肌肉都快躺退化了,現在有事情可以做,他可以出力。搬運貨物,就當鍛鍊身體了。
三個人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
世界上規律都一樣。雖然現在的主導權在老一輩人手裡,但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因為是在原始的部落,一些城市裡面最簡單的事情,在這裡,也需要耗費一些時間。比如,要通知科考隊伍下午出發。城市裡面只要有手機,有微信。電話通知,建立微信群通知,都可以快速有效。
在部落就要先找到人,才能通知。如果科考隊員分散了,各自行動,那麼光找到他們幾個人,都要花不少時間。
事不宜遲,馬上分頭行動。李玉美回家拿草藥包,還要叫上一個擺渡的助手。牛剛則是要去找科考隊的人員,通知到位。
劉向陽表示想留下來照顧桃花。桃花跟他說:“我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只是跟著會拖慢隊伍速度,才留下來。你要協助牛哥,把路線認好了,將來會有用處。”
劉向陽聽桃花的,就揹著行李包,跑步跟上牛剛,出發去部落的河岸邊,等待擺渡姑娘李玉美的木船。
牛剛帶著科考隊在岸邊,過了一會兒,就看到從河遠處一個角落,劃出一條木船來,李玉美站立船頭,長髮迎風飄揚,英姿颯爽。
牛剛上了木船,才發現船上居然裝了柴油發動機,說:“總算看到一件現代機器。”
李玉美說:“我們是部落,不是原始人,哈哈。機械裝置是有的,只是備用,因為柴油燃料有限。在水流急的地方,才發動機器,為了安全。平時省著用,大家一起划船吧。”
李白說: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那是他坐船的,不知道划船的苦。萬重山哪裡那麼容易過去。
還好峽谷之間的水位落差不大,幾個在船上的科考隊員,都是練家子出身,划槳的功夫還不錯。在一個急彎急流處,李玉美啟動了柴油機。一陣現代的機器聲,打破了峽谷原始的寧靜。山谷間,有了像打雷一樣的回聲。
走水路在群山之間是最快的。牛剛抬頭看了看經過的山,地形都很複雜。無人生活和開發的地方,有潛在危險,比如無法分析出成分的瘴氣會有很多。
大自然對人類是友好的。山路難走,就有了水路。水路的一個彎處,衝擊形成一個淺灘,便於船舶停靠和人員上下。
李玉美率先從船上跳入淺灘中,踏著淺水前行,來到一個纜樁前面。船上的助手把纜繩拋了出去,李玉美拿起纜繩,熟練迅速的把纜繩綁在纜樁上,纏了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