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揚州事 2

說來倒是有幾分意趣,淮揚菜系的形成、發展與揚州鹽商密不可分。

幾乎每個鹽商家中都有自己的庖廚,每一頓飯要備數十種菜。並且每道菜不光要求色香味俱全,而且選料、烹製一定要精……這一切都讓淮揚菜更加精細、尊貴,也為揚州贏得了“天下珍饈屬揚州”的美譽。

而這美譽的背後也能看出這些鹽商生活的奢靡,當然了,人家賺錢了還不讓人享受享受了?

而這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他們賺銀子沒錯,享受也無礙,但他們錯就錯在貪得無厭並且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揚州有著高、楊、鄭、黃四大鹽商,其中前三家皆是世代從商,尤其是高家和楊家,他們不但深耕於商界,並且這兩家的年輕子弟幾乎都在準備科舉入仕,朝堂的勢力也比另外兩家強上許多。

其中黃家的勢力相對最弱,也只有這一家是突然崛起的,據說本來是打算在揚州做酒樓生意,誰知道家族一不小心找到個鹽礦,這才慢慢的發展到了現在的地步。

這揚州四大鹽商家族幾乎供給著半個大秦朝的用鹽,可謂是豪富至極,但實際上鹽商們的捐項很多,每逢遇到征戰、慶典、工程、賑災、巡幸等大事,銀錢週轉不開時,皇帝除了國庫和私庫首先想到的便是鹽政衙門的府庫和鹽商的銀窖。

而林如海在揚州當了幾十年的巡鹽御史,可謂是啟盛帝的活錢袋子,但現在這些鹽商已然是耐不住寂寞了。

倒不是因為別的,上皇年輕時曾多次南巡,他除了江南外最愛去的地界兒便是揚州了,為了迎接聖駕,揚州的官商們紛紛蓄養戲班尋摸一些新鮮玩意兒以博得皇上的歡心,而這四大鹽商則是更甚,直接一起出銀子修了一座方便皇上出遊的行宮,除了孝敬給皇上和各大官員的銀兩,幾乎都不剩什麼了,但當時的上皇見這些人這麼懂事還是給了他們一些賞賜,雖無實質性的東西,但也足夠讓他們狐假虎威接著慢慢的喘過這口氣了。

自從啟盛帝繼位成為新皇后,這些鹽商算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因為他不像太上皇一樣是馬上皇帝,威嚴和威懾力沒有那麼重,並且當時的大秦朝實在是內憂外患,嬴政也無心費大力去整治鹽商問題,這才讓揚州四大家族又看到了回血的機會,幾乎是不擇手段的瘋狂斂財。

但自林如海在揚州主持鹽政後,他們才沒有這麼猖狂,鹽商需要透過向邊關輸送糧草,才有資格獲得一定數量的鹽引、販鹽謀利,而後又加了一條則是向鹽政衙門交納鹽稅,即可換取鹽引來販賣。這鹽引又稱鹽鈔,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採取和販賣食鹽的許可證,鹽商必須向朝廷支付費用以取得鹽引,始可以合法販售食鹽。

這鹽引的規定自前朝北宋時期便開始沿用,在 《宋史·通貨志》中提到過,“鹽引每張,領鹽116.5斤,價6貫。”

大秦朝對此並沒有進行改動,而現在問題就是鹽商所販賣的鹽遠遠超過他們購買鹽引的份額,私鹽比官鹽多還便宜,這也直接導致朝廷收不上稅也售賣不出多少鹽。

.....

林府的位置在揚州城中的繁華地段,其佔地廣闊,建築規模也算是宏大。府門高聳,門頭懸掛著燙金的匾額,上面題著“林府”二字,筆力蒼勁古樸。

進入府邸,可見庭院錯落有致,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極為經典的南方庭院的格局便可以映入眼簾。

其主堂宏偉壯觀,氣勢非凡,是林如海辦公和接待賓客之所。其內陳設典雅,桌椅皆選用上等木材製成,雕刻精美,但看起來絲毫不覺得浮誇,沒有乍富之感。

其主堂的一側便是書房,其中藏書豐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俱是古色古香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府邸的守衛森嚴,就連家丁們都是訓練有素之人,在院落的周圍時刻保持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