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偷襲得手告終。但最無恥的是倭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致各國公使的照會中聲稱是清政府軍艦在牙山附近首先轟擊倭軍的。他們是被迫還擊的。
就在倭寇挑起豐島海戰的同一天,倭軍陸軍混成旅團向駐守牙山的清軍進犯。葉志超、聶士成因牙山無險可守,便將師隊轉移到牙山東部的成歡和公州。
聶士成部2000餘人赴成歡後立即構築工事,分左、右兩翼展開。左翼部署在成歡西北約2公里的牛歇裡高地,集中了主要炮火及兵力,以阻擊倭軍由成歡趨牙山的道路。右翼在月峰山一帶,但兵力較為薄弱。葉志超率1000餘人退守公州,作為後援。
同日,倭軍抵達成歡前沿素沙場,倭寇方大島義昌瞭解清軍軍事部署後,便指揮倭軍乘黑夜重點進攻清軍右翼。由於清軍右翼陣地火力薄弱,不久被攻佔。而後,左翼陣地又告失守。清軍被壓縮在成歡驛街道附近,四面受敵,聶士成不得已率眾撤退,成歡遂被倭軍攻佔。
28日,聶在率部退奔公州的途中,路遇北撤的葉志超部。此時的葉志超剛棄守牙山,葉認為成歡失陷,公州亦不可守,便不戰而走。最終清軍兵敗,北撤平壤。
成歡之戰後,整個朝鮮政府被置於倭寇的控制之下,倭寇政府也向清政府正式宣戰,藉著成歡之戰的氣焰,倭寇又在之後的平壤之戰中打敗清軍。
1894年8月1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倭寇“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
倭寇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針鋒相對,聲稱“朝鮮是倭寇首先啟發,應該和各國一樣由倭寇代理成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倭寇勸朝鮮運用他們提供的變革政法……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於是才派兵到朝鮮,是清政府要擊我國艦隊於韓海,狂妄已極。”並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域性的平和”、“使倭寇國的榮光照耀在國內外”。
我呸!明代李開先《醉太平·奪泥燕口》形容小鬼子正合適。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虧倭寇好意思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