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章 白居易元稹岑參誤我啊!

開元寺有什麼禁忌嗎?

寫開元寺就要輸?

不可思議寫在陳成和七少的臉上,眾人都盯著氣喘吁吁的通訊之人。

“詩榜的人說了,”七律派的師弟平順著氣息,指著陳成詩作的尾聯道:“問題出在最後一聯。”

眾人看去,乃是“耽幽衲子應間坐,未罷楞伽響磬聲”。

這能有什麼毛病?

難道是說“響磬聲”破壞了前面的“耽幽”意境嗎?

這點陳成是有說法的。

因為這句同樣借鑑自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尾聯的“以聲襯靜”的妙筆。

原詩尾聯“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這也是後人常常質疑的地方,頸聯中明明寫了小鳥到處飛的動景,到了尾聯也有“鐘磬音”,卻說此時此刻萬物俱沉默寂靜,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其實不矛盾,“以聲襯靜”的用法前人早已有之,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便是最好的例子,一點點聲音反而能映襯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

而且佛門的鐘磬之音,遠遠超出了“晨鐘暮鼓”的報時功能,而被賦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徵意義,這是來自佛門聖地的“世外之音”,是引領人們進入純淨怡悅世界的奇妙佛音,是迴盪在人們心靈深處的天籟之音!

悠揚而宏亮,深邃而超脫!

山寺裡本沒有鐘磬音,可有了佛法,你就能腦補出鐘磬音!

陳成這麼寫,同樣是要表達一種餘音嫋嫋,佛音純淨的意境。

這一點點門道,參加過高考的同學們在“古詩文鑑賞”環節可謂是背得滾瓜爛熟,故而陳成也懶得跟“吉祥三寶”他們闡明。(也是擔心自己這麼一說,李吉吉他們也推脫李大吉的“香客燒香”也有“鳥鳴山更幽”的奇妙境界。)

難道常登科選拔來的這批小編,連簡單的“以聲襯靜”都不知道嗎?

“不不不,不是這個。”報信的人表示對方並沒有質問陳成的“以聲襯靜”,畢竟這個跟“開元寺”“西慶林寺”沒啥關聯。

對方質疑的原因是:

開元寺僧眾多讀《阿含經》、《楞嚴經》,少讀或者不讀《楞伽經》!

故而陳成的詩犯了事實性錯誤,詩中描繪的場景並不存在!

理應判其負!

陳成聽得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

那邊李吉吉等人聽了卻是恍然大悟之後喜笑顏開:姓陳的小子總是從別人的詩裡挑毛病,沒想到這回別人也從他這裡挑毛病了!

真是作繭自縛!自己挖坑自己跳啊!

“我不服!”陳成大叫道!

他對詩榜如此草率、武斷的觀點表示質疑!

的確,他這詩裡“未罷楞伽響磬聲”只是隨筆寫的,那日並沒有在開元寺真見到有僧人在誦讀“楞伽經”。

可之所以“楞伽”,而不是其他什麼經,陳成也是有自己的依據的。

佛教典籍浩如煙海,各個宗派在此時也是有非常多的分支,大大小小,不像後世“禪宗”一枝獨秀。

什麼禪宗、攝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各有其最重要的經典。《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圓覺經》、《梵網經》、《壇經》、《楞嚴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伽經》、《金光明經》、《法華經》、《四十二章經》,是為“佛教十三經”。

當然十三經並不是都會納入主要學習經典,可《楞伽經》在這裡面的確屬於很常見的,是一部性相圓融、各宗共尊的聖典,還被兩個宗派選為修行所依經典!(性宗相宗的根本經典中,都列於首要之位。)

你看岑參《偃師東與韓樽同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