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賽晴晴今天也是找來了好幾個“狗頭軍師”的,他們一邊冥思苦想,一邊從帶來的《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昭明文選》中便卷邊找——
這就看出來小陳的“線裝書”別具優勢的地方了,你們這些卷軸,根本找不出來啊!
可是儘管陳成笑著看他們的把戲,人家還真的找出來了一首!
老熟人!
梁武帝蕭衍的《贈逸民詩》:
仲節猶嫩,春色始嬌。
湛露未曦,輕雲已消。
綠竹猗猗,紅桃夭夭。
香氣四起,英蘂六“搖”。
蜂開採花,雀戲新條。
陳成噗嗤一聲,差點笑出鼻涕來:這特麼能找出來如此偏門的,我也是服氣!
最搞笑的是,這是一首“四言詩”,可是魏晉以下,具體說就是從曹操這位四言詩最後大家之後,四言詩眼看著是江河日下,越來越不行了。
詩人們不寫四言詩,自然也沒有人給四言詩譜新曲,賽晴晴就只能從《詩經》的曲子裡套啊。
套了一首……
《關雎》……
其實這是比的詞,唱什麼曲無所謂,可是《關雎》實在是太耳熟能詳了,套到裡面唱著很容易跑偏,賽晴晴也是險些就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出來。
你在和尚的地盤唱這種騷情歌,著實不妥,不妥,哈哈!
陳成光顧著樂呢,倒忘記用什麼詩來反擊對方了——
他只對本朝的詩,尤其是張說張九齡啊這種宰相啊,沈佺期宋之問啊這種名噪一時的大明星的詩,比較熟。
因為想研究他們“走紅”的規律。
可是南北朝的詩就沒有那麼熟了。
一時間也沒想到蕭衍的詩中還帶不帶“搖”的,李季蘭卻道,蕭衍老皇帝的詩裡怕是沒有了,可是別人有啊!
二人都敬仰的“謝公”謝朓的詩中,就有符合的。
謝朓和蕭衍又是同時期的人,依然延續前兩次“壓著打”的路數。
陳成恍然,盛讚李季蘭聰明伶俐,根本不用帶小陳我,你自己就可以贏對方啊!
去吧!皮卡丘!
李季蘭再次登場,唱起了她到宣城之後,認識更加深刻的一首謝朓的名作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不僅有“搖”,還直接送給你們兩個“搖”呢!
這首詩是齊明帝建武二年(495年)的春天,謝朓出任宣城太守,從金陵出發,逆大江西行抵達宣城時所作。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更是千古名句,後世人仿作的不計其數。
江面上帆影點點,即將從視野中消逝,但還能認出是歸去的船隻。再用心辨認,還可以看出,那隱現在天邊雲霧中的是江畔的樹林,而有樹之處就是彼岸,就是金陵呵!
謝朓在這裡用清淡的筆墨渲染出了一幅長江行旅圖,“辨”、“識”二字精當地烘托出詩人極目回望的專注神情,對故鄉、同時也是首都建康的無限懷戀也就不言自明瞭!
這首詩本就是謝朓山水詩中的上乘之作,加上還與金陵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瞬間便激起滿座叫好!
詩好!
景好!
歌好!
人好!
絕了!
李季蘭演唱完畢,掌聲四起,連其他幾處舞臺下的觀眾也都被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