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征戰。
可能是功成名就,正要衣錦還鄉。
這些都是留白,任由讀者自己去想了!
此詩一出,觀眾們對易絲兒的惡感竟然減輕了許多,不少人情不自禁地鼓掌起來!
客觀地說,易絲兒唱得還蠻好聽的啊!
要不然也不會是昨晚金曲聯唱的冠軍了!
之前真的是詞不行啊!
三樓上的小陳臉苦了一層:
他不怕王老師吟特別華麗的詩,就怕他來這種“平平淡淡”“見微知著”的詩啊!
正如孟老師《詩論》中說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最是讓人頭疼!
你現在讓小陳對,小陳是覺得各個方面都可以對,可是偏偏各方面都對不好!
只要意思說得太明顯太刻意,很容易就落入下乘!
只是現在要面對王老師奇句的,是王大叔。
可是王大叔竟然沒有小陳這種狗咬刺蝟無從下嘴的困窘,他也只是稍一思忖,便寫好了句子,仍然由小陳放飛,交由樓下的劉昭陽!
劉昭陽也意識到樓上現在是“神仙打架”的局面,自己只是一個傳聲筒。
但也沒啥抱怨的,你讓她自己想,有一百個腦袋也不會想出同等級的!
默唸兩遍,暗贊好詩,唱道:“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會尋名山去,豈復望清輝。”
王大叔這句要說的話,並不算是非常奇絕的句子,只不過是一句恭維:
,!
你肯定是要追尋名山而去吧,在這之後,我恐怕很難再見到有你這種清白高尚情懷的人了!
這哪裡算好呢?
王維卻感嘆一句:“少伯所言,幾與我無異矣!”
少伯老兄你寫的這兩句,簡直跟我自己寫的沒有什麼兩樣啊!
王昌齡放聲大笑,老哥倆舉起酒杯走了一個——惺惺相惜之意,溢於言表。
小陳難免會想:
這也行?
我不抄別人的詩,像這兩句的水平也能寫得出來!
可事實上,王昌齡好就好在,他用王維的口氣,續王維的詩,渾然一氣,含蓄自然。
像是喃喃自語:你走了,我咋辦?
很複雜的思想感情,有自己對遍訪名山的欣羨,又有少了一位志同道合之人的惆悵,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這兩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下馬問君”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前兩句作鋪墊,這兩句結尾也就不會給人這樣強的“清音有餘”之感!
羨慕有心,感慨無限!
這便是王大叔的“狡猾”之處了,他借用了王維詩的高妙處,以相同的手法將詩完成了——
可他這兩句,單獨拿出來,那就是非常平常的恭維之語,給小陳留下的就是一個大難題!
是的,王大叔完全可以寫得更加高妙一點,可是沒有必要!
他就寫成現在這樣,既不影響觀眾對劉昭陽詩質量的評價,也能讓接他詩句的小陳多受點考驗!
小陳一個頭兩個大!
今天出門沒看黃曆,早知道就應該帶一張春哥的畫像在身上防身啊!
:()開元情詩與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