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並沒有過好,沒有經過規劃,兩天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1994年1月17日,週一還是全天的業務培訓,主講當然是負責業務部的張總。張總是個高個兒美女,32歲,原就是外地一所圖書館的採編部副主任,因為老公工作原因,就調到了京城工作。
因為專業對口,再加上她老公和汪總認識,就被特聘到華新書店了。
張總專業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實在是做不好銷售和對業務人員的管理工作,要不然最後也不能背下那麼大一口黑鍋。
上午的培訓從印在書上的價格碼洋、實際成交價實洋、馬克資料的用處、到蓋館藏章、加防盜磁條、到不同出版社拿貨價格、到加工和運輸的成本,再到銷售的價格。
下午主要講了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人事架構,相對應的業務負責人,圖書館採購圖書的內部工作流程、和一些潛規則的東西。
現在圖書館雖然是買方,但作為甲方的地位並不高,因為現在還是賣方市場,圖書館想要買書,大多還要聯絡出版社,讓出版社給郵寄圖書目錄,選書後,先付書款和貨運費,然後出版社才會發貨。
圖書到了當地車站,圖書館的老師還要組織人手和車輛,去車站拉貨。到了圖書館後,採編部的老師會對圖書進行加工,上架。
雖然華新書店在1994年就成立了圖書館直供中心,那麼好的資源,愣是沒有做出啥成績。直到1998年一家民營圖書公司,進入了這個行業,迅速的成了華夏最大的民營圖書發行公司,專業性的圖書經銷和出版資訊提供商。
到2003年銷售就達成了上億的目標,2004年就購買了一幢辦公大樓,後來那就更牛了,成為了行業的老大,年銷售幾十個億的規模。
所以說徐軍現在所在的部門,在前幾年內業績並不是太好,哪怕現在是賣方市場,哪怕直供中心的拿貨價格很低,哪怕集團有8個大型的現貨書庫供老師選書,哪怕張總也最超前的提出了加工服務外包的理念。
直到2002年部門業績才有所好轉,當然業績不好,一年也有幾千萬的生意。
拼不過民營書店的原因有很多,徐軍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原因,和徐軍一樣是銷售的名牌大學生們,哪裡會放下架子伺候好來買書的老師,不給臉色就不錯了,客戶來選書的時候,根本沒有啥服務,請客吃飯你真的想多了。
那些圖書業務員出差極少,主要是在辦公室裡打電話聯絡業務,對找上門想做代理的人也是愛理不理的,如果出差的話,肯定主要目的是去旅遊一趟,回來報銷一些發票。
張總講得非常專業,讓徐軍對圖書館和圖書館的採購有了明確的認識,銷售技巧那是一點兒也沒有講,只是讓徐軍知道這事兒先找誰,後找誰,誰具體拍板。
具體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技巧,其實張總也是不知道的,這明顯是她的短板,可恰恰這是徐軍的長項。
從今年開始圖書館採購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一直能持續幾十年,因為馬上要出臺的高校評估的一個指標,明確了不同型別的學校,人均圖書的數量。比如大學人均要達到100冊,大專人均要達到60冊。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佔比非常大,學校會逐漸加大對圖書館撥款的傾斜力度。現在圖書館並沒有多少圖書,這些經費其實缺口還是很大的。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為了達標,甚至出現了買盜版書、出版社庫存積壓書的情況,更是在2000年後,學校集體向上反映,相關部門靈活解釋相關標準:電子書也是書,一冊電子書在評估中相當於一本書。
結果一本電子書在買、賣雙方的同意下,能拆成上下兩本,或是上中下三本。確實沒有辦法,經費確實不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