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種種,怎樣才能形成一個統治大一統帝國的有效團隊?
漢武帝選擇了儒術,並將之運用於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的各方面。
於是,儒學成為了主流的晉身之階。
除此之外,推恩令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都是漢武帝為了處理複雜的朝廷成分而做出的一系列改變。
建元五年(前136),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使得儒家的五種經典文字《易》《詩》《書》《禮儀》《春秋》成為國家認可的“帝國經典”。
此後,他又確立了博士弟子員及博士遷官制度,藉助太學這一制度化的機構對博士弟子進行考核,進而為帝國的官僚系統輸送儲備人才。
從此以後,經學教育與出仕為官聯絡到了一起。
博士弟子可以透過每年的經學考試獲得晉升機會,成為文學掌故方面的官員。
更優秀者,可以成為郎官,再進一步,成為正式官僚。
於是朝堂之上,“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矣”,透過研習儒家經典出仕成為兩漢重要的政治傳統。
而當時還是書於竹帛的時代,書籍並不容易獲得。
更何況,並不是有書了就能讀懂經典的,還要懂闡釋。漢代學者講究師法,要求經學知識淵源有自,不可以自出機杼,隨意解釋。
可是,秦漢之際畢竟經歷了經典傳承的斷裂,焚書\/挾書律讓經典解釋權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這就導致了:一方面,掌握解釋權的學者可以獲取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居於高位的權貴為了後代的仕途考慮,必須接受儒學改造。
於是,種種原因作用下,產生了一批世代傳經的大族。學術上,家族傳承使他們很容易地獲得了經學修養;政治上,與“世傳一經”相對的往往是歷代公卿。
就比如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夠成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龐然大物,和他們掌握著《孟氏易》這個經典的解釋權有著絕對的關係。
一方面,有文化的人靠文化做官;另一方面,沒文化的人靠文化粉飾自己(即便有武裝力量和大片土地的豪強也往往不得不如此)。
於是慢慢地,他們都變成了有文化有權勢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同時壟斷了學術與政治,又或者說,正如貴族政治與封邦建國互為表裡,官僚政治與世家大族也是如此。
很明顯就能夠看出來的一個事實,就是所謂的世家傳承,與統治者的想法以及社會的整體環境有著絕對的關聯。
換句話說,只要這個社會在不斷進步,再厲害的世家,也有在某個時間節點上,跟不上發展的節奏,從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想來,各位是想不到了。那換個問題,千年的時間,這千年時間下來,除了聖人之外,可還有其他人的姓名流傳至今?”
這話一出,腦子靈活一些的家主已經明白了陳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