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能有不同的形態,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可能對於一種生物來說是地獄的環境,對另一種生物來說卻是天堂。就比如,在離開地球之前,蕭宇怎麼可能會想到,在土衛六之上,竟然還有黑蟲這種生物存在?
直到現在,蕭宇的飛船之上還保留著一些黑蟲的標本。以現在的眼光來分析,蕭宇認為,這些黑蟲,也應該被劃分到異獸生物的範疇之內,而不是普通的生物。
這種情況,對蕭宇尋找智慧生物的探測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原因很簡單,因為蕭宇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手段去定義哪些恆星系才值得自己靠近去探測一番。而將所有恆星全部探測一遍顯然不現實。
這裡的恆星密度要比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恆星密度稍微高一點。在二十光年範圍之內,大概有超過一千顆的恆星。而蕭宇並不認為自己的運氣可以那麼好,可以在這二十光年之內就找到智慧生物。
蕭宇的心理底線,是三千光年範圍之內。蕭宇打算耗費不多於兩千年的時間去完成這項任務。三千光年範圍之內的恆星數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如果每一顆恆星都要近距離探測的話,就算再將兩千年這個時間擴大十倍都不夠。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蕭宇召集自己麾下的所有科學家,進行了許多次討論。
“首先,我認為,生命星球之上必須存在液態物質,無論是液態水也好,液態甲烷,乙烷也好,總之必須要有液態物質。因為生物體內部的能量交換等,必須要以液態物質為載體。”
一名科學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我不認同這一點。”另一名科學家表示反對,它說道:“雖然我們這一百餘個種族全部都是以液態物質為載體進行的體內能量交換,但是在這宇宙之中為什麼就不能存在以氣態物質為載體進行能量交換的生物呢?畢竟,從理論上來說,氣態物質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名科學家的發言引起了一大片議論聲。
“這一點暫時存在疑問,我們無法證明也無法否定,那麼進行下一項討論。同樣是關於物質交換,我認為,一顆合適的生命星球,必須要有一個液態的核心,只有液態核心才會有地質活動,才會有造山運動,然後,還要有一顆足夠巨大的衛星為它製造cháo汐力,製造風,以形成全球範圍內的物質交換。”
“這一點我不認同。我認為,我們可以再將它的範圍擴大一點,只要一顆星球有大氣層,就具有足夠的價值了。在恆星光芒的照shè之下,大氣溫度的不平衡會引起大氣流動,這些流動帶來的物質交換已經足夠了。”
又一名科學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並不一定需要這樣。為什麼一定要大氣流動和物質交換呢?沒有大氣的行星就無法進化出生命來了嗎?我不認同這一點。我認為這一點限制可以取消掉。”
…………
這種討論活動足足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蕭宇將限制條件一次次的放寬,結合起這一百餘種生物各自需求的環境,以及它們母星系的狀況,最終得出了以下這幾點結論。
蕭宇認為,這幾點結論,至少在銀河系之中應該具有普適xg。也就是說,只要是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一般都會滿足以下這幾個條件。例外肯定會有,但是數量不會太多,可以忽略。在將來的尋找過程之中,自己將以這幾點為指導展開行動。
首先,可以存在生物的恆星系,其主恆星必須是穩定的,可以平穩而持久的向外輸出能源。這一點,便將所有陷入末年以及幼年期的恆星排除掉了。因為幼年期的恆星活動太過強烈,同時星系內部太過混亂。一次直徑十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便可能將一個生命的萌芽毀滅掉。而在初生的恆星系,這種程度的撞擊只能算是小意思。老年恆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