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造紙廠的成功,像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邊區經濟發展的道路。
然而吳龍的目光,早已投向更廣闊的田野。漫步在田埂上,望著一片片金黃的稻浪、挺拔的煙田,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民以食為天,農為邦本。我們雖然發展了造紙、捲菸等產業,但這農業,始終是邊區發展的根基啊!”
一次幹部會議上,吳龍的話語擲地有聲,引得在場眾人連連點頭。
“吳教員說得沒錯,咱們南泥灣能有今天,靠的就是這片土地,靠的就是這‘以農為本’四個字!”趙連長深以為然。
“可是,吳教員,咱們這農具……”李位欲言又止,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實在是有些跟不上趟了。”
吳龍自然明白李位的意思。這些日子,他走訪田間地頭,與鄉親們促膝長談,早已將邊區農業生產的現狀摸得一清二楚。
農具落後,正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他走到窗邊,望著遠處在田間勞作的戰士和老鄉。
一位老農正吃力揮舞著鋤頭,一下、兩下……鋤頭地面撞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那鋤頭,還是木頭和石頭簡單綁縛而成的,刃口早已鈍了,每刨一下,都顯得格外費力。
不遠處,一塊田埂旁,一把斷了柄的鋤頭被隨意丟棄在地上,主人不知所蹤。
想來是因為農具損壞,耽誤了農時,不得不回家修理或者尋找替代的工具去了。
目睹這些場景,吳龍的心裡一陣陣的刺痛。
他意識到,是時候對南泥灣的農具進行一次徹底的革新了。
“我們必須要建一個農具廠!”吳龍的話語打破了會議室的沉默,
“自己生產、自己修理,把農具數量搞上去、質量提上來,把咱們的農業生產效率提上去!”
“吳教員,您的想法太好了!可是,咱們建農具廠,這錢、技術、人、原料,可都不好解決啊!”一位幹部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吳龍斬釘截鐵地說,“資金方面,我們之前的造紙廠和捲菸廠不是已經有了些積累嗎?
邊區政府那邊也可以爭取一些撥款。還可以發動群眾入股,當年咱們怎麼建的被服廠和造紙廠,如今就怎麼建農具廠!”
吳龍目光掃過眾人,接著說:“至於技術,我們可以從外面請師傅,也可以送人出去學。
邊區不是也有一些鐵匠鋪子嗎,可以把這些鐵匠師傅們組織起來,讓他們也參與到農具廠的建設中來。”
“原料呢?吳教員,咱們邊區鐵礦可不多啊。”李位問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吳龍沉吟片刻,“我們可以發動群眾,收集廢銅爛鐵,先解燃眉之急。
另外,我記得咱們之前在一些戰鬥中也繳獲不少金屬材料,也可以拿來利用。
還有,我們可以派人到周邊地區看看,能不能收購一些廢鐵,甚至探探礦路,長遠解決原料問題。”
吳龍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並積極地提出各種建議。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我們就開始行動吧!”趙連長一錘定音,
“我們一定要把農具廠建設好,讓南泥灣的農業生產,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吳龍和趙連長的帶領下,南泥灣的軍民們又一次行動起來了。
他們有的負責選址,有的負責籌集資金,有的負責招募技術人員,有的負責收集原料,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進行著。
“吳教員,您看這個地方怎麼樣?”李位指著一片靠近河邊的開闊地帶說道,
“這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而且靠近水源,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