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稻田裡,一條條肥碩的魚兒正在游來游去,不時地躍出水面,濺起一片片水花。
“還真是!這魚長得可真快啊!”
趙佔魁高興地說,“吳教員,您這‘稻魚共生’的法子真是太好了,既可以種水稻,又可以養魚,一舉兩得啊!”
“是啊,吳教員,您看那邊,還有螃蟹呢!”另一個戰士指著稻田的另一邊說。
只見在稻田的田埂邊,一隻只螃蟹正在橫行霸道,揮舞著大鉗子,看起來十分威武。
“哈哈,這下咱們南泥灣,可真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了!”吳龍笑著說。
“吳教員,這水稻什麼時候可以收割啊?我都等不及要嚐嚐咱們自己種的大米了!”李位問道。
“再過幾天,等稻穀完全成熟了,就可以收割了。到時候,咱們一定要好好慶祝一下,慶祝咱們南泥灣的第一個水稻豐收年!”
“好!我們都聽吳教員的!”戰士們和老鄉們都高興地回應。
水稻的種植成功,徹底打破了“南泥灣不能種植水稻”的舊觀念,也讓“奇蹟是可以創造的”這一信念深深地烙印在每個戰士和老鄉的心中。
“想當初,我們剛來南泥灣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到處都是荒山禿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一個老戰士回憶著往昔,感慨地說,
“那時候,誰能想到,咱們能把南泥灣建設成今天這個樣子啊!”
“是啊,那時候,我們吃糠咽菜,啃樹皮,挖草根,日子過得苦啊!”
另一個老戰士也忍不住感慨,“哪像現在,我們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吃上自己種的大米,這都是吳教員的功勞啊!”
“沒有吳教員,就沒有南泥灣的今天!”戰士們和老鄉們都紛紛表示。
“同志們,鄉親們,你們過獎了。”吳龍謙虛地說,
“南泥灣能有今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南泥灣精神的體現!我們要繼續發揚這種精神,把南泥灣建設得更加美好!”
“好!我們都聽吳教員的!”大家齊聲響應。
為了把水稻種植的成功經驗傳播出去,吳龍決定在南泥灣舉辦一次水稻種植技術培訓班,把自己的水稻種植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的人。
“同志們,鄉親們,我們南泥灣的水稻種植,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吳龍在培訓班上講道,“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整個邊區,都種上水稻,讓邊區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大米飯!”
“吳教員,您就教教我們吧,我們都想學習水稻種植技術!”來自邊區各地的學員們紛紛請求。
“好,那我就把水稻種植的技術要點,給大家詳細地講解一下。”吳龍應允道。
吳龍從水稻的選種、育秧、插秧、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親自進行示範操作。
“大家看,這是水稻的秧苗,育秧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和溼度……”
吳龍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這是插秧,插秧的時候,要注意行距和株距,要保證秧苗的直立……”
學員們認真地聽著,記著,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吳龍都一一耐心地解答。
“吳教員,您講得真是太好了,我以前種了幾十年地,還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科學、這麼系統的種植方法呢!”一個老農讚歎道。
“是啊,吳教員,您講的這些技術,真是太有用了,我們回去以後,一定要好好地推廣!”另一個學員也說道。
“大家能夠學有所獲,我就很高興了。”
吳龍回應,“希望大家回到各自崗位後,能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術,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