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艱辛發展

"實現很難?老宋,什麼困難能難倒中國人?"

冀明滿嘴不服氣,自通道,“你忘了我們剛建成風光儲輸示範工程,很多技術都是世界首創,無數技術難題都被我們攻克,雖然柔直輸電技術很難,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解決。”

冀明自信滿滿,豪氣萬丈。

老宋卻嗤之以鼻,“你小子自信心挺強,還打著難不倒中國人的口號,我老頭子都忍不住給你豎個大拇指,但是你這戰略上藐視對手了,戰術上是不是該重視重視對手?”

“我問你,你知道柔直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嗎?面臨的困境有哪些?這些你都清楚嗎?”

老宋轉移到柔直髮展上,反問冀明,知道冀明不清楚,沒等冀明說話自顧自道,

“柔直技術在咱們國家的發展,也一是一段艱辛歷程。”老宋發來的語音感慨不已,似是回想起了當初那段崢嶸歲月,

“柔性直流是在上世紀末興起,是因為環境汙染背景下,風能、太陽能大規模發展,在電網中佔據的比重越大,它本身所具有的波動性、間歇性對電網的安全執行衝擊越來越大,而柔直技術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

“當時剛剛起步,連名字都不統一,我們國內稱為電壓源換流技術,國外管它叫輕型直流技術,研究難度極大,所以在國際電力行業上也稱這項技術為電力電子技術皇冠上的寶石。”

老宋語氣充滿神往和尊崇,極其珍視這項技術,即便現在回憶起來依舊動容,為這項技術的出現而折服。

“在柔性直流技術上最先取得進展是在1997年,第一個從實驗室走出來的試驗工程建成投運,成為世界標杆。”

“咱們國家當時風能、太陽能也迎來了發展,將來隨著新能源大規模併網,也必定會用得上這項技術,國家很多有識之士審時度勢,認為國家應該提前進入這項領域研究,儘早佈局,才能在將來有備無患,可是……”

說到這裡,老宋聲音瞬間低沉下來,語氣裡夾雜著一股難掩的氣憤,

“咱們國家當時缺技術、缺人才、只能從國外引進技術,國外正是看中了咱們國家電力行業技術薄弱,所以獅子大開口,僅僅是建設實驗室,對方單單一套圖紙就索要700萬歐元的技術轉讓費,再加上別的各項技術費用,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些人仗著技術優勢,對咱們各種封鎖,在他們國家之間白菜價的交易,賣給咱們就得賣出天價,你不知道當時有多憋屈!”

老宋氣憤難平,即便是十幾年前的事,現在閒聊說起來依舊憤懣難平。

“老宋,那怎麼辦?當時引進技術了嗎?”冀明同樣壓抑得難受,

落後就要捱打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只不過戰爭年代,侵略者用大炮奴役我們;現在,強國用技術封鎖我們。

“引進什麼?人家擺明了難為咱們,咱們中國人可不是卑躬屈膝的孬種,骨氣還是有的,引進技術行不通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可走,自力更生!”

“於是,一群新能源領域的專家經過多方籌劃,終於在06年,透過專家論證,由國家電網公司挑頭,確定《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框架》,該框架的確立標誌著我國開始了柔直技術的全面研究攻關。”

“是國網公司領頭啊?”冀明神情震動,沒事想到柔直技術再次由國網公司挑大樑。

“不錯,是國網!”老宋給出一個微笑表情,

“02年廠網分家,成立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就是為了使全國電力一盤棋,利用集團央企集中力量攻關的優勢,集中攻克電力方面的各個難題。”

“國網成立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比如特高壓、柔直技術、虛擬同步交換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