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石穴,這不是運氣。東家的圖紙給不了太多資訊,進來之前的地形看得仔細,這裡只是一個自然山包,出水點才是暴露位置的原因,張春來經驗強我許多。進入石洞才算瞭然,出水點果然在盜洞下方,我們是在貼水面走。
“大家小心些,這裡應該有一些石刻”東家對我們說完,就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他不是累,而是石洞中悶熱潮溼。
我坐在右側一角,看著右邊很大一塊地方都是泥濘,靠在一邊。心裡想著進了大型的墓葬如果幾天出不來,沒水了怎麼辦?想法一來,我立即動手開始挖土。
小來走到我這,看著我汗水淋淋的忙活,哈哈的笑了起來。笑過說道:“真有你的,看出來了也不說一聲”。
我瞅瞅小來,沒有任何表情的說道:“找點水而已”。
“哈哈”小來還是笑:“這裡的空洞是人工開鑿的,這些土也是後來填回去的,年代久遠了土一點點的沉積,原因是土下面有水滲透。你不說是怕一會兒找不到入口出醜吧?”。
我翻了一個白眼,小來以為我是在白他。其實是我真不知道這些,我只是想找點水,多帶點水而已。現在這個時候是貯存水的最好的時候,至於水是否能喝,下地的人不注意這個,只要水質清澈,根本不會顧慮。他說我看出來了,這時候才算有點苗頭,水是從地面滲出來,而石洞內很像開鑿後經過簡單處理,雖不精緻,但也不會太潦草。能有水,來路就是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除了我們打進來的洞,四面基本是死的,盜洞也是打在了出口附近,若不是跟著水面,還真不一定找得到。從接近洞口的位置來看,這裡也不是墓葬的出口入口。
水。
真正的出入口在地上,這裡原本是被土填死的,水流帶走了回填土。
那邊靠裡的地方有人喊著有了什麼發現,小來也過去看看,不一會兒就回來和我一起挖。東家也走過來,看著我們兩個忙的不亦樂乎,他也呵呵的笑。東家說:“文字還是她們兩個去處理,一會兒就能出來結果,你們兩個也太心急了,這裡說不定不是什麼古墓呢!”
心裡莫名懊惱,有些事如果自己哪怕再愚鈍一點,在別人面前可能也是機智的。早該想到腳下的水就有問題。
小來問道:“不是發現了墓牌了嗎?”小來說的墓牌是倒斗的土語,就是墓誌銘禱文之類的東西。
東家能聽明白,說道:“這個都不一定,有文字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墓誌銘。不過你們兩個能想到也不錯啊,壓沉這些土的就是水,才露出了了這個石洞,不過開這麼大個石洞一定有什麼目的,是古墓的可能性很大啊”。
小來說道:“也是啊,古代很多文人走哪寫哪,上個高點的山就來個詩詞歌賦什麼的,啥都不一定”。
東家哈哈的笑著說:“的確,古代很多文人那樣,沒什麼只是附庸風雅。不過中國的文字可是經歷了很多朝代都沒有算是完全統一。雖然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但是很多朝代的一些學派又把它們搞的一塌糊塗,你比如說兵器裡面的‘戩’字。有的人就認為戩這個兵器看起來不像‘戈’而像劍。所以就成了一個‘晉’加上個‘立刀’成了這個字”。東家一邊說一邊在土上寫著那個我不認識的字,我文化水平不高我心裡清楚,看地上的字也是裝裝樣子附庸一下東家,說實話,我連戩字都不會寫。
東家這是把我們當小學生了,哄我們玩呢!
“這些文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啊”小來恨恨的說道。
“是有原因的”東家慢慢的說道:“他們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討那些統治者的賞識,對自己的學派會有好處,比如皇帝要是看你們一派行,別的學派就廢除了。那樣對他們那是天大的好處,天下就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