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話 寸草不生

脊斜坡上,可以說不遠就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偏偏這個位置,讓它經年人跡罕至。耕地,那就更不可能了,護林員專管這個。

不管是誰,根本沒有要來這裡的必要。

“劉宏,你去把所有摺疊鏟和所有的必要工具都拿來”老路對我一點也沒有商量的口吻。就是命令一樣,讓我不爽,心中默唸著!你現在不捱揍是因為萍姐在這。

我還沒有動身的時候萍姐就說道:“大一去,劉宏留下幫老路”。

萍姐的安排讓我有一絲暖暖的感覺,曾經她也和我說過,下地的時候只有我在才能讓她安心。在老路身邊,只要注意他的舉動,對我沒有壓力,就生生在你面前的一個大活人,你能把我怎麼樣。相反,離你遠了卻更糟心,老不死的花花腸子太多。就站在你面前,面對面,身後的萍姐無所謂,看你能有什麼本事對我不利!

四年時間,他們從沒見過我的真正實力!

萍姐讓我多和他溝通,是這句話讓我確定老路和我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有萍姐在,我顧慮太多!

大一很快回來,三大包裝備在他身上沒有多少分量,他很有力氣,老路和我拿起摺疊鏟就開始亂挖一氣。開始很累,覺得這樣不行馬上改變方法,變成四人一條線,筆直的向後連著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時候也很小心,和他們必須保持一點距離。這種蠻拆是不計後果的,聲響較大易被發現,只要短時間不被發現,就能達到目的。

通常北方的遼代墓葬,都是一道一室的‘單體拱’的設計,在土下不深的位置,使用蠻拆簡單迅捷。打個比方,一個五百立方米的單拱墓室在土下二十米深處,四個成手兩小時就能開啟墓門,這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四個人是一線挖漏斗的方式,一條線挖出去,無論在哪個點位碰到墓葬主體,碰到的那一刻就等於盜洞完成。

分工明確方式合理,漏斗形的探溝挖到墓室,不用擔心被人發現,漏斗形是絕佳通道,可進可退。

上方完全暴露,被人抓住的風險就大,但是從土賊自身來說,這也是最安全的盜洞,開放洞口,空氣和可用的空間,都是自己性命保障。

從長春回來我就一直很興奮,因為無論如何我都要和她們說再見。所以我挖的一直是最快的,一邊挖我還一邊注意著老路。從老路的幾次眼神和幾句話裡我聽的出來,萍姐和我說那些話就是想把我們再凝聚成一個整體,而實際上再凝聚在一起,那不太可能。

好幾年了,有太多的時候該出事,萍姐都用了很大心力來化解。事實就是如此,沒有必要搞得非死不可,能這樣一起做事,已經是給萍姐最大的面子。

現實就是這樣矛盾,萍姐是我的顧慮,把我放在身邊四年,覺得她拿我當心腹,而她卻對老路格外看重,這是什麼意思?現在都不重要了!

撅土進展很快,超出了我的預計,土中不僅沒有草根枯木,連個石塊都沒有,一鏟一鏟打下去,探溝工整美觀,一道道鏟痕魚鱗一樣漂亮。大概是晚上9點多,大一首先發現了土裡有東西,這時候離地面足有七八米高。我們圍了過來,看到他的腳下那些碎瓷片,我下去拿起一些放在燈光下面,仔細的辨認。

“發現了”我說道:“這些瓷片和我去長春拿的那個一樣,外表漆黑細膩,裡面一側的泥色發灰,董師傅是古代朝鮮常用的灰膠泥,有很多雜質,可以肯定是同一種類”。

現在是高山山脊,如此土質不正常。細密結實,又不是夯土,遼代墓葬封土堆也有個別經過打夯的,為了堅固。不過從以往經歷來看,那種打夯都是應付了事,學習中土卻學得不像。

“注意,就在這擴大,看看應該快了,發現碎片,應該很快就能見到外牆”老路說話總是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