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爺子知道錯過了馬車,一臉懊悔,這種在村子裡長臉的機會,就白白錯過了!
小兒子剛去做上門女婿那會,經常被人冷嘲熱諷酸幾句。
後來小兒子每年帶一堆東西回來,一些人面上酸,但心裡嫉妒。
如今還帶著老五一家去鎮上了,這回來竟然是兩輛馬車送回來的,他怎麼能不激動呢!!!
可惜知道的太晚,白白錯過了!
見王老爺子臉上表情變的太精彩,林向安不由好笑,真是越活越像個老小孩。
“爺,爹讓我給您帶了兩壇黃酒。”
原本還沮喪的王老爺子,臉上瞬間放晴,眼神瞬間亮了。
“真的?在哪?快給爺拿來!”
變臉了忒快了,站在林向安身旁的趙澤目睹了全過程,驚呆了!
他覺得自己有時候變臉挺快的,但跟這老爺子一比,還是差遠了!
林向安先把趙澤介紹給了王老爺子,說是他家的馬車,兩人是同窗好友,這次過來鄉下玩幾天。
王老爺子一聽,這孫子不錯啊,讀書了,還認識了這樣的大戶人家,臉上瞬間有光了,以後他一定出去跟那幾個老不死的炫耀,不姓王,但也是他親孫呢!
還是老么孝順啊,這次送了兩壇黃酒,王老爺子心裡高興,上次一壺還沒過過嘴癮,就沒了!
於是讓兩孩子開心的玩,便急忙抱著酒回屋了。
林向安把自家的禮,以及趙澤家的禮,整理了一遍,準備一一送過去。
大房和三房禮品是一樣的,一家一份豆製品,兩斤臘肉,一斤豬肉,些許饅頭。
糕點林向安自己留下來了,準備分給小孩子吃。
看似是一樣的份量,但其實不同,因為長房人多,老兩口在大房吃,分到的自然少。
而且老兩口若是還想吃,偶爾也能去三房加餐。
趙澤家裡人準備的是點心匣子,用扁圓形木捧盒裝著,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相互拜訪常送的禮品。
真是給足了林家面子。
等到中午都從田裡回來了,林向安才帶著趙澤去送禮。
大房這邊,林向安是直接給的林老太,至於怎麼分配就跟他無關。
王老太一臉的驚喜,看著林向安和趙澤,一臉慈祥,讓他們在這裡好好玩。
而大伯母劉小紅的臉色一言難盡,反正不冷不熱,倒是她媳婦宋雯倒是挺溫和,還主動和他倆打招呼。
給三房送去,三伯和三伯母特別熱情,還要兩人在家裡坐坐。
讓他們留下來吃飯,不過林向安婉拒了,說是五伯母已經準備好了他們的吃食。
還剩下一些禮,挑了一份豆製品和一斤臘肉,準備送給當時讓林向安去讀書的族老。
這是王四順專門叮囑他去答謝人家,畢竟那位叔公在村裡最有文化,很有話語權。
同樣的還送一份給村長,畢竟族老都給了,不給村長說不過去。
跟五伯說了他爹的交代,於是讓王和智帶兩人過去。
三個小孩子,提著兩籃子,在村子裡回頭率還蠻高。
王和智大家都認識,去鎮上了一段時間,倒是變得乾乾淨淨,人也長圓潤,一看就是過得挺好。
林向安來的少,見過的人也少,趙澤就更不用說了,壓根沒見過。
提著東西肯定送人的,大家紛紛猜測這是上誰家?
村裡都是王家的族人,有些關係比較近,有些就稍遠,偶爾有摩擦齟齬,但整體還算和諧。
有好奇地主動朝王和智打招呼,直接詢問道,“和智,這是你家親戚?兩個長得可真好看嘞,這是上哪去?”
“啊,嬸子,這是我小叔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