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東和宇嶺司機聊了一會兒後,兩人已經不僅僅是陌生人。這個意外的相遇和共餐的經歷,彷彿是他們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為他這個夜晚增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
但是,他沒有問司機姓名。
在這個城市的最西邊角落裡,他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
夜色漸漸浸潤了天空,院長辦公室內,一盞溫暖的燈光靜靜照耀著。
淼東飯後已經來到這裡……
邯院長和諸院長已經為他準備好了茶水。此時,屋內僅有他們三人,窗外則是漆黑一片的夜晚。
淼東問邯院長:“今晚療養院裡沒有一個客人嗎?”
“已經幾個月都沒有接工人療養了。”
諸副院長在一旁補充說“許多公司的一線工廠工人紛紛下崗,工人療養這一塊缺口好幾年前就出現了。”
邯院長說“這以後的日子,不知道怎麼過了?”
在寒暄了幾句之後,淼東習慣地開啟了自己的筆記本,準備開始這第一次重要的會議。
邯院長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淼東啊,我知道你來接手我們這個療養院的壓力很大。”
邯院長語調平靜地講著,“我今年59歲,已經是到了職業生涯的後期了。”
他的臉上劃過一抹歲月的痕跡,“而諸院長比我年輕幾歲,不過也同樣是在這療養院中辛勤耕耘了六年了。”
諸院長微微點頭,臉上也帶著些許的沉重和期待。
歷經多年風風雨雨,但如今卻因為資金短缺和設施陳舊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記得老諸當年49歲的時候來到療養院,那時候的場景我還歷歷在目。”
邯院長回憶道,“你和我當時那種對工人療休養的熱愛和執著,我們都是深感欣慰,那是接待全國市、局級勞動模範的神聖事業。大半年前就訂滿了療養人員計劃……”
“哪裡像現在,天天愁沒人,療休養卻陷入了極度的困境。”
邯院長嘆息道,“局工會的黃主席已經找過我和老諸談話了。療養院資金短缺,設施陳舊跟不上時代需求。我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現在每個月面臨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了,真的很擔心。到時候療養院也會倒閉了...”
聽到這裡,淼東也感到了深深的壓力。
他明白這所療養院的危機,也明白自己即將承擔的風險。
局裡把他抽調到這裡的原因,是來接手一個爛攤子的。
而邯院長不這樣看,淼東你才三十歲出頭,但我也看到了你大有希望。
局裡這次是下了血本的,他看到了一種改變現狀的可能性和動力。
之前也派過人,都比老諸年齡還大,是為了退休前來鍍一個事業單位退休金的編制……
可是到最後關頭,都被邯院長罵走的。
“但是……”邯院長話鋒一轉。
“現在淼東同志來了,我就放心了。上級沒有派來“搗漿糊”,淼東你年輕有為,是大企業專門抽調來的青年幹部,我們療養院這一次真的有希望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邯東到來發自內心的期待和滿意。
療養院史已經有點年份。
它是1986年建院,邯院長他是第二輪院長了。
他這一路上歷經了太多的風雨和挑戰,但他們都挺過來了。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和堅定,他深知這所療養院對於他一個人的意義。
他不想在退休以前被背刺,一個破產的院長“罵名”。
諸院長也點頭表示贊同:“是啊,我們跟黨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