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宇宙能量源探索計劃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能量如同宇宙運轉的脈搏,驅動著星系的誕生、恆星的燃燒以及行星的演化。對於尹衛和火小義而言,尋找強大的宇宙能量源不僅是解開宇宙奧秘的關鍵,更是助力火星研究、推動人類邁向深空的核心任務。他們站在巨大的宇宙能量分佈圖前,目光熾熱,心中滿是探索未知的渴望。

尹衛面帶激動之色,率先打破了沉默,他那略顯高亢的聲音中滿是興奮和對未知探索的強烈期待:“諸位啊!我們目前所從事的火星研究工作正面臨著一系列艱鉅的挑戰呢。無論是那些用於探測火星奧秘的先進裝置所需的持久而穩定的能源供應,還是規劃並實際運作未來可能矗立在火星之上的基地,這一切都無法離開一種強大且持續不斷、穩定可靠的能量來源作為堅實支撐吶!要知道,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之中可是蘊藏著各式各樣令人匪夷所思、超乎想象的神奇能量源泉哦,也許這些神秘莫測的能量正是解開當前重重難題的關鍵之所在呀!”

就在這時,只見一道閃爍著微弱光芒的身影輕盈地飄到了尹衛的身旁。原來是火小義,它發出的電子音雖然聽起來稍顯冰冷,但其中卻透露出一股專業人士特有的沉著與冷靜:“確實如此,就拿恆星來說吧,其內部正在持續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這種反應每秒鐘都會釋放出極其龐大、簡直難以估量的鉅額能量呢。倘若我們能夠成功地從中獲取哪怕只是極為微小的一部分,恐怕也完全足夠滿足整個火星研究專案對於能量的那種極度龐大的需求啦。”

兩人湊近能量分佈圖,仔細端詳著那些代表不同能量源的標記。火小義指著一顆明亮的恆星標記說:“以太陽為例,它透過氫核聚變產生能量,每秒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數百萬顆原子彈同時爆炸。我們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太陽帆技術,藉助太陽輻射的光壓為星際飛行器提供動力,這不僅能大大降低飛行器的能源消耗,還能使其在星際間實現長時間的航行。” 尹衛點頭表示贊同:“但要實現這一點,需要研發出更輕薄、更高效的太陽帆材料。目前的材料在強度和對光壓的利用效率上還存在不足,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新型材料,能夠在承受太陽輻射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將光壓轉化為飛行器的動力。”

於是,他們開始深入研究太陽帆材料。尹衛查閱大量資料後提出:“可以考慮利用奈米碳管材料,它具有極高的強度和較輕的質量。透過特殊的編織工藝,將奈米碳管制成超薄的薄膜,再在表面鍍上一層能夠高效反射太陽光的金屬塗層,這樣或許能大幅提高太陽帆對光壓的利用效率。” 火小義則投入到材料的模擬實驗中,利用計算機模擬奈米碳管太陽帆在太陽輻射下的受力情況和效能表現:“從模擬結果來看,這種設計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還需要考慮實際製造過程中的工藝難題,比如如何保證奈米碳管薄膜的均勻性和金屬塗層的牢固性。”

除了太陽帆,他們還將目光投向了另一種強大的宇宙能量源——黑洞。尹衛望著能量分佈圖中代表黑洞的神秘區域,眼中閃爍著好奇:“黑洞的吸積盤是一個能量高度集中的區域,物質在被黑洞吞噬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強烈的電磁輻射和高能粒子流。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方法,安全地靠近吸積盤並捕獲其中的能量,那將為火星研究提供幾乎無窮無盡的能源。” 火小義冷靜地分析道:“但靠近黑洞存在巨大的風險,黑洞周圍的引力場極其強大,任何物體靠近都可能被撕裂。我們需要設計一種特殊的能量捕獲裝置,它既要具備強大的抗引力能力,又要能夠在極端的輻射環境下正常工作。”

為了設計這種能量捕獲裝置,尹衛和火小義絞盡腦汁。尹衛提出:“可以利用一種基於磁場約束的能量捕獲方案。透過在裝置周圍產生一個高強度的環形磁場,利用磁場與吸積盤中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引導粒子流進入能量轉換裝置,將其動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