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在成功完成李明啟的高難度手術後,聲名遠揚。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他的事蹟,醫院的門診大廳裡,前來諮詢和預約他手術的患者絡繹不絕。據醫院門診統計,在新聞報道後的一週內,心臟外科門診量比以往同期增長了 300%,其中指明要林宇接診的患者佔比高達 80%。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聲譽,林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天,一位名叫王翠蘭的患者被家屬簇擁著找到了林宇。王翠蘭患有風溼性心臟病多年,此前已在其他醫院接受過兩次手術,但病情仍不斷惡化。她的病歷顯示,心臟功能已降至正常水平的 30%左右,身體極度虛弱,生活幾乎不能自理。
林宇仔細研究王翠蘭的病情後,發現她的心臟組織由於多次手術創傷,粘連嚴重,心臟內部結構混亂不堪,手術難度極大。而且,由於長期患病,她還伴有多種併發症,如肺部感染、肝腎功能受損等。各項檢查資料表明,她的肺部感染指標超出正常範圍的 5 倍,肝腎功能指標也僅有正常水平的 40%左右。
當林宇向患者家屬詳細闡述手術的難度與風險時,家屬們的表情瞬間凝固。王翠蘭的兒子,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眼神中原本的期待瞬間被震驚與惶恐所取代。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艱難地嚥了口唾沫,聲音帶著一絲沙啞與乾澀:“林醫生,您是我們最後的希望啊,真的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他的額頭上青筋微微凸起,雙手不自覺地握緊又鬆開,彷彿在極力壓抑著內心即將噴湧而出的絕望。
王翠蘭的丈夫則像是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而無助。他呆呆地望著地面,嘴裡喃喃自語:“怎麼會這麼嚴重,之前的手術都白做了嗎?”他的雙手不停地在膝蓋上摩挲著,那粗糙的雙手因為過度用力而指節泛白,歲月的痕跡在這一刻更加明顯,彷彿每一道皺紋裡都藏滿了對妻子病情的擔憂與無奈。
她的女兒早已泣不成聲,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她用手捂著嘴,試圖不讓自己哭出聲來,但那壓抑的嗚咽聲卻在寂靜的房間裡格外清晰。“爸,媽不會有事的,對吧?林醫生這麼厲害,一定能救媽媽的。”她一邊哭一邊向父親和林宇投去哀求的目光,那目光中滿是對母親的眷戀和對生命的渴望,身體也因抽泣而微微顫抖著。
林宇組織了更為嚴謹的術前討論。會上,不同科室的醫生們表情凝重。心內科醫生指出,患者心臟的電生理活動極不穩定,手術中出現心律失常的風險極高,資料顯示,這種情況下心律失常發生率可達 70%以上。呼吸科醫生表示,肺部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術後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呼吸衰竭,以往類似病例中呼吸衰竭發生率約為 30%。腎內科醫生則擔憂患者脆弱的腎功能可能無法承受手術帶來的負擔,術後腎衰竭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儘管面臨諸多風險,林宇依然精心制定了手術方案。手術當天,手術室裡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林宇站在手術檯前,深吸一口氣,開始了手術操作。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分離粘連的組織,每一個動作都輕如羽毛,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大出血。在修復受損的心臟瓣膜時,林宇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由於之前手術的影響,瓣膜的形態和結構已嚴重變形,正常的修復器械難以施展。林宇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臨時調整手術方案,採用了一種創新的手工修復技巧。
然而,手術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意外。當林宇正在處理一處關鍵的血管病變時,患者突然出現了嚴重的心律失常,心電監護儀上的波形瘋狂跳動,心率急劇下降到每分鐘 30 次以下。林宇的額頭瞬間冒出豆大的汗珠,但他迅速鎮定下來,一邊指揮助手注射急救藥物,一邊親自操作臨時起搏器進行心臟起搏。經過緊張的搶救,患者的心率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