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原來

瀾庭書院一位侯姓夫子很喜歡李翰,常在家提及他的聰穎出色,這讓侯夫子的小兒子很是在意。侯家小公子剛剛舞勺之年,十三四歲的年紀怎會輕易服輸,見父親總是誇讚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孩子自是不服。他雖也在瀾庭書院讀書,但與李翰並不相識;一日,他打聽到李翰要出學院歸家,就想在路上攔住比試一番,當然心裡也存了戲耍之心。畢竟一個鄉下土包子怎麼能入了書香之家小公子的眼。

偏那日李翰被同窗拉去書肆看新科進士的墨程,想買來研讀一番,所以無意間與侯家小公子錯過了。小公子沒見到李翰,卻與奉了父母之命到書院接李翰回家的李山和李河碰了正著。得知是李翰家人,侯小公子忍不住冷嘲熱諷一番,這讓本就對李翰心有怨氣的兩人更加惱恨。

兩人一番商量,隔了兩三日,遂假借李翰之名,將小公子引到了一處僻靜院落,迷暈後送上了一個青樓女子的床榻。小公子醒來後,嚇得哇哇大叫,青樓女子可不管客人是誰,只要錢財,否則不肯放人。小公子無法,只得交代了家裡住址,青樓女子遂差人上門索要嫖資。侯夫子得知後,氣得當場暈厥。家人一邊慌忙派人拿錢贖回小公子,一邊趕著去醫館請大夫救人。一番忙活下來,總算處理安置妥當。

得了空,侯家一番查證,自是恨毒了李家。不過因顧忌小公子的名聲,不敢張揚,但事因李翰而起,侯夫子怎可善罷甘休。於是侯夫子聯合學院裡交好的夫子和學生對李翰百般刁難,最終逼得李翰只得離開瀾庭書院。

本以為事情就此了結,不想聯絡其他書院才發現,竟沒有書院願意接納李翰,原來李翰一家奴籍,還手段下作、卑劣惡毒的名聲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李翰自此斷了求學路,只能暫時歸家,想著躲過風頭,總有撥雲見日之時。誰想一日心情煩悶,喝了一盞李河倒的酒就稀裡糊塗摔成了殘廢。

後來每每回想當日,他除了晦暗的天色,只記得父親的嘆息、母親的眼淚,還有李河的哇哇大哭。不足幼學之年(十歲)的李河有那麼恨他麼?他不確定。但他怎會上了樹?怎會從樹上摔下來?他沒有任何印象。是李山麼?他想了無數次,也不得結果。

這些年,他自怨自艾;冷眼旁觀父親兄弟做下種種惡事,也無比蔑視他們的諸多蠢行。他曾那麼意氣風發,在同窗聚會上唱和出“山河在左風雲會,書劍在右馬蹄疾”的豪邁之句,一時在學院傳為美談。可一朝落魄,誰還記得他的少年意氣和驚豔才情!

他離不了莊子,才驚覺他的父親兄弟是怎樣無恥惡毒;他鄙視甚至憎恨他們的行事為人,偶爾心軟也會伸手幫一把如吳姑娘一樣被他們凌辱的人,但也只是偶爾。他冷血得很,自己一個殘廢活得行屍走肉一般,那些四肢康健的人何須他相助?

他恨李山,覺得若不是他害了侯家小公子,他怎會被斷前程?他恨李河,覺得正是他的酒才害得他人鬼莫辨。他於是鑽研藥草,自己調製配方,下到茶酒飯食等所有入口之物裡給李山、李河。

不知道李山是不是有所察覺,他從不碰經他之手的任何吃用;而李河那個蠢貨卻喜歡盯著他落魄的模樣大快朵頤。他下了多年的藥,待到吳姑娘來他身邊照顧之時,李河已然上癮,狀態逐漸不對。當日趙濯傷了李河,他覺得機會可用,就加大了藥量,讓李河身上的沉痾發作。

他覺得自己骨子裡浸著李家血脈的惡,他想折磨得李河生不如死。看他疼痛嚎叫,看他癲狂發怒,看他貪吃如彘,看他同樣躺在榻上不良於行,本以為會痛快酣暢,可他又沒有。他那麼平靜,平靜得連他自己都覺詫異。是心死了麼?也對,行屍走肉,心自是死的,連開心都沒有。

他今日能來趙荑的院子,不過是盡為人子的本分。畢竟,他得李家供養才活到今日。他其實是盼著趙荑把李家的人,包括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