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見到受傷的姜老三

...... ......

在五人一番唇槍舌戰後,最終決定姜如意和姜老爹回家報信,姜芳霏和姜長盛帶著姜長業去縣城接骨療傷。

姜老爹和姜長盛雖然驚訝於姜如意和姜芳霏的能言善辯,轉念一想,兩人經過一番疾病折磨,又面臨這些家中變故,成長了一些也不意外。

就著涼白開吃完包子,姜長盛便去租了騾車,姜老爹叮囑一番去縣城的三人,便和劉郎中告了辭,帶著姜如意往鎮子口走。

姜如意想到家中沒有餘糧,帶來的銀子也沒用上,欠老宅那麼多,蝨子多了不怕癢,日後再還給老宅,當務之急,要解決眼下困難。

姜如意開口:“阿爺,家裡斷糧了,我想去糧店買點糧食,還需要一些油鹽醬醋,鍋碗瓢盆。”

昨日姜老爹不在村中,如意詳述了姜老三借印子錢,王二上門鬧事的經過。

姜老爹聽的吹鬍子瞪眼,又氣姜長業的不爭氣,又心疼孫女一家,又是惱恨王二。

聽到最後,一個月後要還30兩銀子,想了下自己和老婆子的棺材本,實在不行只能全拿去給小兒子家填補窟窿,兒子是自己親生的,再生氣也沒辦法。

姜老爹帶著如意到了常去的糧鋪,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買了十升小米,一升十文錢,五升大米,一升十五文錢,兩升白麵,一升是二十文錢,這就花去二百一十五文錢。

鎮子比較小,這家糧鋪也捎帶著賣油鹽醬醋,姜如意挑選一番,又花去二百八十五文錢,湊了正好半兩銀子。

姜老爹有心幫忙付錢,無奈身上全部銀兩給了大兒子,讓帶去縣城看診了。

兩人賣完糧食和油鹽,又輾轉到了雜貨鋪,鍋碗瓢盆也是必需品,雜貨鋪不賣鐵器,去掉鍋,雜七雜八的又去掉了一百文錢。

姜老爹和如意兩人拎著大包小包,走進鎮上那間瀰漫著煙火與金屬氣息的鐵鋪。店內,爐火熊熊燃燒,鐵匠師傅光著膀子,肌肉在汗水的映照下泛著古銅色的光澤,正揮舞著鐵錘,一下又一下地敲打著鐵砧上那塊通紅的鐵塊,清脆而有節奏的打鐵聲迴盪在整個鋪子。

看到眼前場景,姜如意在現代生活慣的人沒覺有什麼,姜老爹是半個讀書人,注重於男女大防,轉臉對跟在一旁的如意說:丫頭,你在門口等我,我進去買。

姜如意無奈的點了點頭,入鄉隨俗嘛!

在這個架空朝代,鐵器屬於管制物品,鐵鍋自然價高。姜老爹雖然為讀書人,卻也和田地打了半輩子交道,並不迂腐,在與鐵匠師傅經過一番議價後,最終以150文錢成交。

姜如意帶來的二兩銀子,早上買包子花去了20文錢,加上這些一共去掉了770文錢,還剩下不少。

如意心中算了下,一個肉包子在現代是3塊錢,在古代是3文錢,一兩銀子大概是現代的1000塊錢。

買完東西,姜老爹和如意兩人,背上鐵鍋,大包小包的,艱難的往鎮口走,那邊下午有回村的牛車。

村中瘸腿的老薑頭不便下地勞作,早前就買了頭牛,打造了一輛牛車,車廂雖然簡陋,但足夠寬敞,能坐下很多人,每逢集市,老薑頭就拉著村中人一塊兒趕集,每人一趟收一文錢,一大早出發,等到人齊的時候就回程。

姜老爹和如意走到牛車前,已經坐滿了人,老薑頭正要啟程回去,姜老爹快走幾步,攔下了牛車。

村中幾位大娘、嬸子挪了身子,讓出兩人可坐下的空位,又七嘴八舌的問:“如意怎麼買這麼多東西?你爹的腿怎麼樣了?”

姜如意實在消受不起這些大娘、嬸子的熱情,一邊保持微笑,應付著回話,一邊朝姜老爹投去求助的目光。

就這樣,在一片家長裡短聲中,姜如意坐著慢吞吞的牛車,欣賞